文化共融,商道致远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永华]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近日,台湾农商经贸团一行访问新化县。大熊山下,经贸团成员品鉴红茶、游览古迹、观赏傩戏、祭拜蚩尤、参与民俗表演……在浓厚的文化情感氛围中,双方经贸项目顺利进行。从几天行程和活动内容来看,这次经贸洽谈活动更像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开展经济活动,参与市场竞争,发生作用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如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服务质量、成本控制、地理环境等。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权重”在日益增加。其核心意义就是让文化充当支点与杠杆的角色,将人文要素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近几十年来,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餐饮业的业态变化,从吃饱到吃口味到吃营养到吃环境到“吃文化”。如今,文化意境的营造成为了餐饮业走向高端不可回避的主题。长沙的“文和友”近年来成为风生水起的网红店,一些人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那是它精心打造的独特的文化场景使然。笔者认识一位湘西的女民营企业家,在她经常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中,她谈得最多的不是生意,而是民族文化和决心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情怀。事实上,这种将文化价值融入商业实践的做法,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与客户的信任。

这次新化对接台湾农商经贸团可谓花了心思——虽有海峡阻隔,但是两岸同文同宗,台湾民众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大熊山的茶叶虽好,而悠远深厚的传统文化更能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为经贸合作搭建起桥梁。相较于简单机械地推介产品,巧妙打出“文化牌”“感情牌”无疑更加高明。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古老而新鲜。改革开放以来,二者之间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嬗变。从初始时的互不相干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到经济活动通过文化建设转型升级,进而文化本身成为支柱产业,文化与经济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显而易见,文化和经济交互融合的程度越深,迸发的生产力和创新力也就越大,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也就越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在全球化的今天,经贸合作早已不局限在经济层面,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在经贸活动中已经不可或缺,基于文化共融的商道最能行稳致远。

责编:刘畅畅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