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欣 李斌]

周欣 李斌

核心提示

做好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聚人心”“重实干”“集人才”优势,突出政治引领,共谋“幸福湘村”;突出作用发挥,同解“致富密码”,突出队伍建设,汇聚“源头活水”。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在湖南考察时提出的殷切嘱托。近年来,湖南着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实施文创旅游产业倍增计划,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四个一百”示范工程,“湘村相见”湖南乡村文旅系列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立足农业强省建设、做好乡村农文旅融合“大文章”,湖南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聚人心”“重实干”“集人才”优势,重点解决好“定方向”“具体做”“持续干”等问题,纵深推进湖南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3月24日,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村民赶着水牛经过步瀛桥。近年,该县利用古村和生态资源优势,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突出政治引领,共谋“幸福湘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党建引领的核心工作方法是政治引领,做好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须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统一认识、聚好人心、定准方向。

提高站位。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来看,农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湖南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提高政治站位,自觉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农文旅融合工作,立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防止农文旅融合项目“野蛮生长”,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统一思想。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须统一思想认识,深刻把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本质,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防止“脱离农业”“去农民化”现象,组织动员广大村民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当“主角”,积极引导本地村民参与农文旅项目的商业运营、农产品售卖等方面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好规划。我省地域广、人口多,不同乡村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千差万别,决定了农文旅融合发展不可能存在全省统一的发展模式。各乡村既要准确把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理念方法,也要立足本村实际,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方向。农村基层党组织应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坚持守正创新,着重在挖掘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的时代内涵上做文章,向着更加有文化性、趣味性和体验性的方向延伸,拓展农文旅差异化发展道路。在相关规划中注重找准文化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切入口,积极抢位发展的同时善于错位发展,打造乡村特色本土文化IP或借势品牌IP,蹚出多样化的农文旅融合之路,让更多美丽“湘村”出新、出彩、出圈。

突出作用发挥,同解“致富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乡亲们持续获益”。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推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示范引领、加强联动、推进项目促发展,在发展中促进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示范引领。抓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应突出湖南农村地区已有的产业基础优势,发挥党员干部“头雁”引领、“示范”先行的作用,鼓励村党组织书记领办集体经济项目,把党员聚在农文旅产业发展上,实现“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着力打造一批“支部农场”“共富工坊”,让农民群众看到希望、增强信心,形成“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的良好风气。

加强联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应深入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建+合作社+公司+农户”等联合经营模式、村村联合抱团发展模式,发挥片长、组长、邻长“三长制”的协调联动作用,统筹村组生产要素,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统筹协调区域内发展要素,做好土地流转、集约管理、吸纳就业、保底分红等工作,把小规模的生产经营和文旅消费大市场连接起来,以党群联动新实践激活“强村富民”内生动力。

推进项目。推进农文旅项目高效落实,应坚持“项目推进到哪里,组织建设就到哪里,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工作思路,聚焦业态打造、宣传营销、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工作,准确把握好农文旅融合项目“做小不做大,做大要做轻,做小要做精”的原则,以提升游客情绪价值、打造触动人心的乡村生活方式为重点,轻资产重运营,有效破解广大乡村底子薄、基础差、资金少等短板问题。

突出队伍建设,汇聚“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现在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我们的年轻人、知识分子,也要双向流动。”人才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今年3月,湖南发布“文旅产业促倍增27条”,提出实施五大文旅人才计划工程,强调以高素质人才赋能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各地应锚定“党管人才”大方向,把握政策红利,既抓好文旅人才引进扩大“增量”,更用好本土农业人才盘活“存量”,让更多“涉农、涉文、涉旅”人才在乡村沃土汇聚扎根“持续干”,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活力、添后劲。

抓好重点队伍。湖南农村地区人口外流、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偏少。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需要突出做好重点人才工作,推进人才队伍整体复合化、多元化,培育更多懂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善经营的“新农人”“农创客”。应着力建强村“两委”班子,优化带头人队伍,积极培养农业生产能手、农业技术人才、产业带头人,发掘培育好“非遗大师”“文旅名家”“乡村运营师”“乡村职业经理人”等高层次人才。

抓好技能培训。乡村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持续做好相关人才技能培训工作。应大力发展“党建+农技培训”,依托党员教育平台,协调涉农部门,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围绕民宿运营管理、民俗特色餐饮服务、农村电商、自媒体运营等重点领域,采取“课堂培训+外出观摩”“线上+线下”等方式强化技能培训,不断优化课程设置,确保培训内容“看得见、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让技能培训更有“湘”味、更能“解渴”、更接地气。

抓好人才聚合。湖南文旅产业基础较好,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视频文创、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领域集聚了大批专业人才,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基石。推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牵头抓总作用,涵养以产聚才、以才聚才、产才融合的良好生态;通过打好“乡愁牌”“亲情牌”,吸引在外乡贤、大学生返乡发展,充实乡村本地人才库;通过“短期兼职、顾问指导、特聘专家”等方式,加强与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实施乡村出题、人才揭榜、成果共享,吸引外部人才支持农文旅事业发展,不断打造湖湘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品牌、新地标。

【作者分别系中南大学社会调查与民意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农工城乡关系研究”(21AZD031)阶段性成果】

责编:潘华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