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其方 尽其用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之六
宁心
“发展和安全的问题好比是用好油门和刹车的问题,我们既要用好油门确保前进速度,也要用好刹车确保不脱轨”“要学会‘端着一盆水走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对存在的问题,要‘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否则‘自家的孩子就会被别人教育’”……这些生动鲜活的比喻,从方法论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毛泽东同志曾说,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在其哲学基础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基础上。无论是“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主要内容,还是前进道路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无不体现着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娴熟运用,凝结着“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含着“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必须取其方、尽其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高度重视方法论问题。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安排,就能窥见一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等安排,注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取真经;“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中国历史上的吏治”“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等安排,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点工作”等安排,注重从当代中国的实践创新中汲取经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等安排,注重从世界大势中寻求规律。这种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升华自己的大格局大气象,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形成一条条治国之方、强国之策。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这些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强大思想武器,充分证明“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的世界观、方法论”。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同样蕴含着丰富而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了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比如,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描绘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这其中打造“三个高地”的目标指向是高质量发展,践行“四新”使命摆在首位的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五项重点任务第一项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再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南地处“一带一部”,即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标注出湖南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打破了过去那些认为湖南既不是东部地区也不是西部地区,在区位和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上只有劣势、没有优势的惯性思维,对我们的视角、思想、方法都是一次深刻洗礼。还比如,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基层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大家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参加会议发言的有快递小哥、货车司机、餐馆店主这样的一线代表,总书记跟每一名代表进行了深入、亲切的交流互动,体现了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的统一,躬身示范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深入群众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们要善于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中学方法、找答案,更好用以改造主观世界、推动实践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充满希望也面临挑战,是一场没有教科书、没有现成答案的伟大远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工作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取其方、尽其用,将科学世界观转化为科学方法论,以科学方法论践行科学世界观,我们就有了敢想、敢做、敢为的理论底气,就能掌握善谋、善作、善成的历史主动。
责编:潘华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