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罗忠]

罗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高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主阵地,要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凝心铸魂的基础性工作,完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传播主流思想,不断提升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

新时代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意义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陆续出台了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政策文件,要求各高校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作为教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有效动力。进入新时代,高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在教学工作中甘于奉献、立德树人,涌现出一批新时代教育楷模,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但是,一些师德失范的案例时有出现,严重抹黑了广大教师队伍形象。因此,分析研究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构建并完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措施,对推进新时代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困境

部分教师教学素养不足,缺乏敬业奉献精神。高校个别教师在思想和理想信念方面缺乏清晰的认知、教学素养不足,缺乏应有的育人意识。只满足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政治理论学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缺乏自觉性,不能主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高校少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品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待教学工作缺乏热情,敬业精神欠缺,处于被动工作状态。忽视了教书育人的本职,不愿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不能主动开展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缺少教学互动,教学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极个别的教师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灌输错误、腐化和消极的思想和言论,完全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师德师风评价、监督机制不够科学和完善。高校在破“四唯”的工作中并不彻底,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主要是依据教师的学历、职称、科研等因素加以评定,忽视了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实际贡献。对于教师师德师风的考评没有实际内容、流于形式,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教师本人不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评价机制不科学的情况。高校师德师风监督机制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未能有效落实,作用发挥不足。各高校虽然对师德师风失范行为是“零容忍”和“一票否决”,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真正落实监督制度的案例微乎其微。

师德师风建设体系不完善。尽管大多数高校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在师德师风建设体系构建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和深入研究,但仍缺乏系统的、完善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首先是建设目标不够明确和清晰;其次是实施过程中相关保障措施不完善;最后是追责、整改未能形成闭环。

新时代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路径

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完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优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实现路径,推进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健康发展。

加强组织管理,增加教师责任感。2021年12月印发的《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师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履职尽责、协同配合的大教师工作格局”的目标任务。高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明确高校党委为第一责任人,统筹把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划、考评、监督等职责,有效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各项组织管理工作。要让广大教师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教师责任感。

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教师师德师风修养。高校需要建成常态化、体系化的培训、学习机制,有效提高教师队伍教学能力、道德品行等综合素养。教学管理部门要常态化组织教学技能培训,通过树立榜样典型、邀请国内专家开展理论知识培训、教学技能培训、创新技能培训等途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师管理部门要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培训,要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广大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健全考评机制,强化监督惩处。高校要根据教师的主要职责和学科专业类别建立面向教学为主分级、分类的考评体系,同时针对不同层次人才设置分层次评价内容与权重。充分发挥考评正面导向作用,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要从政治素养、学术成果、职业态度、个人修养等角度设立多元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此外,还要强化师德师风监督惩处,建立健全“一票否决”惩戒机制,即教师出现师德失范行为时,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并取消其相关奖励,在校内乃至社会范围内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