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结合” 讲好“微党课”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起]

刘起

讲好“微党课”是基层党务工作者和政工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在新形势下,如何让“微党课”既生动又深刻,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有广度又有厚度?笔者结合个人的实践,认为讲好“微党课”应该坚持“三结合”。

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讲党课是加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微党课”是顺应新时代而产生的一种党教新载体,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小的事例或故事来阐述、宣讲大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启迪并产生共鸣的一种党课创新形式,具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特点。“微党课”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或实例来阐述道理。讲述“微党课”的时间一般较短,如何在短时间内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可以把道理讲得更加通俗易懂、更具亲和力、更有趣味性、更有效果。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故事都是文化传统赓续和价值理念传承的重要载体。讲好故事能滋润心灵,引发思考,鼓舞人心,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引导人们保持理想,坚定信仰,最终让大家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双重共鸣,实现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统一。一百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而且铸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特别是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些伟大实践给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我们在讲“微党课”时,要特别注重从中汲取养分,讲好中国最精彩的故事。

讲历史与讲现实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历史作为沟通的平台,用文化可以建立起人们之间联系的无形纽带,能够唤起人们的共同记忆而凝聚人心、形成共识。尤其是能够彰显民族特色、奋斗历程的故事和代入感强的故事,更容易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古今中外留下许多充满传奇故事的文化典籍,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从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料中汲取思想营养,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一些历史典故,并用朴素的大众化的语言呈现出来,让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引用了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张栻的话:“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用这句话完美的诠释了一个大道理: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认知和尊重,中国的发展就会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源泉活水。古人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现实是历史的继承与发展,历史与现实是不可割断的,问题在于能否自觉地认识它,并在研究与宣讲中找准切入点。我们在讲“微党课”时,要把讲好革命斗争史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从历史中启迪、在现实中传承,并通过课堂讲、革命遗址悟、实践点学等方式,丰富教学形式。

讲他人与讲自己相结合。与传统党课相比,“微党课”更是具有时间短、内容新、形式活、生命力强的特点,它可唱可说,可视频可图片,不拘一格的形式、广泛的选题,让它别具魅力、独树一帜。“微党课”在师资上少了些“权威”,多了些“草根”,“青春范”十足,得到了基层党组织的肯定,更受到了基层党员以及职工群众的普遍欢迎,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为“三会一课”重要内容之一,在健全组织生活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堂好的“微党课”,既要见事,也要见人,努力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这里所讲的“人”,既包括“他人”,也包括“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微党课”的说服力。讲“他人”,既可以讲历史上的人物,也可以讲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既可以讲国内的人物,也可以讲国外的人物;既可以讲正面模范人物引领方向,也可以讲反面典型人物引以为戒。这里的“他人”如何选择,应该服从于党课的主题,充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特别是要注重讲身边人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形象生动的事例,把党课知识融入到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来,将时代发展的宏大主题和个人奋斗的切身经历相结合,使“微党课”的内容更加入耳入脑入心、可信可亲可感,让现场观众学得懂,听得进,引发精神上的触动和思想上的共鸣。讲好“微党课”,既要讲他人,更要讲自己。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政治风尚”。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摆进去,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进去,把自己的切身体会分享出去,敢于站到“聚光灯”下,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上剥茧抽丝、剖析根源,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找寻答案,是共产党人实现自我“净化、完善、革新、提高”的过程,赓续和传承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使“微党课”的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总之,“微党课”在选题上要扣紧时代与社会的脉搏,做到与时俱进,讲大众之所想,解大众之所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实质与各种思想特征,“微党课”作为当前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宣讲的内容就一定要首先紧扣时代与社会的脉搏,贴近时代与社会现实,知众所想,讲大家想听爱听喜欢听的东西。同时,“微党课”还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原则。一个中心:即是以人的认识规律和接受规律为中心,一般而言就是要注意从粗到细,由总到分,或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等;两个基本点:一是切入点,注意主题提炼切入,注意角度集中而有见解;二是展开点,要能够做到化繁为简,精心编排,便于听众清晰地接受,可以通过实例、图像、诗句等形象的东西,甚至可以编成顺口溜等,多方面地做到让听众易学易记。

(作者单位:邵东市建设工程安全和质量监督站)

责编:伍镆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