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为烈士寻亲”,以感恩之心告慰历史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胡辉]

最是一年春好处,风扫梨花又清明。在这个慎终追远、思亲怀故的节日里,扫墓祭祖、寄托哀思,是千百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更深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然而,有一些人,他们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在异国他乡,成了无名烈士,以致于他们的墓地长期没有亲属祭扫。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4月2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上线开通“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媒体、新媒体平台等社会力量共同为烈士寻亲,努力提高寻亲成功率。当前,平台已公布100条烈士寻亲信息向全社会征集线索。为烈士寻亲,让这个清明更有了一种的红色的力量,也更有了浓浓家国情怀。

为烈士寻亲,以感恩之心告慰历史。绿水青山子规啼,一寸山河一寸血。当前,全国现有196万余名登记在册烈士,有的信息不够完整准确,有的烈属不知其安葬的地址,无从现场祭奠。当年,他们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告别自己的父母妻儿,征战南北、出生入死,献出了宝贵生命。而今,他们成了广袤田野乡村里的无名烈士墓。这何尝不是他们的遗憾和亲人的伤痛?为此,为烈士寻亲,是对英雄应有的感恩,也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为烈士寻亲,在缅怀中传承红色精神。这是对烈士的由衷礼敬,也是一个全民学习的大课堂。“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上,一个个信息记载下了他们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前赴后继赴国难的身影。“吕佑乾,生于1896年,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31日被袁金章民团枪杀”“陈文杰,生于1923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因叛徒出卖被捕,21岁就义”……他们用短暂而义无反顾的一生,换来了一个民族的重新站起。这何尝不是生动的党史?何尝不是红色精神的缩影?

为烈士寻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为烈士寻亲,让烈士回家,仅靠个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这还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需要网上网下集结的最强力量。随手一个转发,积极提供线索,就是对英雄的最好礼敬。为百余志愿军烈士寻亲15年的老民警余发海,为志愿军烈士寻亲的湖南烈士后代曾晚喜,他们的执着与坚持,诠释的亦是一个时代对英雄的尊崇和缅怀。

英雄不朽,英烈精神长存。为烈士寻亲,我们也可以找寻生命的价值,感受奋斗的意义,体味党的初心与使命。在感恩中寻找,在寻找中升华家国情怀,也必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责编:伍镆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