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声网评:让越来越多的“科特派”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段官敬]

段官敬

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在茶树间套种大豆和油菜,利用大豆生物固氮效果作为“绿肥”,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科技特派员廖红在福建武夷山建立的生态茶园示范点,累计超过万亩、辐射带动10余万亩,为当地改善茶叶品质、破解土壤退化。“科特派”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不失为乡村振兴需要的一股力量。

乡村振兴道路上,必然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和苦仗硬仗。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振兴的目标,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科技力量不可缺位、人才队伍不可缺席,“科特派”有效化解了乡村人才力量不够、科学技术基础不强的问题,正是乡村振兴亟需的资源和人才。从某个层面上来说,“科特派”制度能够为乡村振兴发展赢得未来,是群众期待、乡村需要、农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科特派”作为政策引领的人才机制,必定还要发挥政策辐射作用,切实让乡村成为“科特派”留得下来、发挥作用的“凤凰台”。乡村振兴本身就是“科特派”等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发挥才智的空间和舞台。但是,如何让“科特派”等真正找到“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还得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机会溢出效应,诸如在完善乡村项目设施、加强乡村政策倾斜、提升乡村发展格局等等方面努力,切实把乡村振兴打造成人才回流“洼地”。同时,通过“科特派”辐射撬动,磁吸“农创客”“田秀才”“土专家”等各类人才下沉到乡村,形成乡村人才汇流虹吸效应。

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用科技对乡村反哺诠释“绿叶对根”的情怀。脚踩大地,充满力量。科学家、技术员等人才队伍,在乡村大地、田间地头、村头巷尾的洗礼下,更能愈发释放科技报国、科技立业、科技为民的质朴情怀,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汗水与智慧挥洒在乡村大地,同乡村振兴等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以一身才华、满腔热血、忠贞信念,投身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美好愿景、造福百姓群众,方能绽放“科特派”最美的精气神。因此,让越来越多的“科特派”助力乡村振兴,还需激发“科特派”的内生动力和自觉意识。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科特派”将论文写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站在更为宏观视野和大局角度来看,就是将论文写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人才、论文、才华、乡村,各种元素相互融合、汇聚璀璨、交织贯通,成为现代化乡村建设的特别符号,必然能够成为托举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稳健推进的桥梁基石。让越来越多的“科特派”助力乡村振兴,必定能够以如椽巨笔、豪迈壮志,为现代化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