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晴
随着网购平台增多,竞争日趋激烈,不少网络商家为了吸引更多的买家,会在价格上做“文章”。记者在多个网购平台检索发现以低价格吸引流量的手段繁多。在淘宝上的一家发饰店,记者看到其标价为8元的发卡,点进详细页面查看发现,价格显示为8元至18.8元,可以选择不同款式不同花色。记者试图搭配不同款式和颜色,发现不论如何搭配,价格都高于8元,而原本8元的搭配并不可选择。此外,网络商家删除差评的现象也仍然存在,商家威胁删差评现象时有发生。(法制日报6.5)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但“网购”让人们实现足不出户逛商场的同时也出现很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导致消费者在电商平台遭遇侵权行为无法可依,缺乏维权渠道。二是电子商务平台对商家缺乏监管。以目前人们应用最广泛的淘宝为例,在消费者遭遇侵权行为后,申请淘宝介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往往只是暂时解决问题,但后期还是会受到商家骚扰。三是商家错误的营销观。一些商家为了获得关注量或者好评,以各种形式威逼利诱消费者,殊不知,这种行为并不能使店铺获得长远发展,想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还需提高产品质量。
规范网络交易平台,首先应完善法律法规,出台针对电子商务的法律条例,让消费者在网购时有法可依。其次,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将制度落到实处,切实规范网络交易市场。再次,电商平台应采用更加完善可行的店铺评价体系,不能仅依靠好评来给店铺升级,不给恶意删差评的商家可乘之机。
规范网络交易平台,让消费者真正实现买的放心,才能促进我国电子商务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责编:周泽中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