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长沙模式”值得期待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林伟]

林伟

4月28日,由中宣部组织的中央媒体“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长沙,采访长沙高质量发展成果。采访团分别探访了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长沙高新区及湖南湘江新区,对长沙在智能制造领域最新业态进行了采访。(4月29日华声在线)

没有高质量的发展,就没有高水平、可持续的稳健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的“表述”在长沙,是一系列具体的实践,体现在一系列的发展成果中,展现在记者的笔下和镜头里。

小巧机器人有大能量,智慧黑板受师生欢迎,被芯生产线全智能化……正如报道所说,实地目睹了长沙高质量发展的这些成果,中央主流媒体记者们纷纷点赞,其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李艳君表示,“长沙是一座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工程机械产业在全国数一数二,智能制造的发展让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近年来,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优化营商环境,使城市更具创造力和吸引力。”李艳君的这番话,很有代表性,也能让我们从中对高质量发展有一个全新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人类的文明进步,不仅是从爬行变成直立行走,而是学会了制造工具,如石器、铁器、蒸汽机、电动机、计算机、机器人等,并用工具帮助乃至代替人进行生产劳动。这也让制造业成为我们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所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始终被排列在首位。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最显著的标识,就是创新驱动发展,从“制造”走向“智造”,其质的区别是,制造和智造,一个用手、一个用脑,这也足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

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 贸易中心,既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沙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数量达到27个,总数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430家企业成为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3万多家企业“上云”完成智能制造“点线面”生态布局,围绕工业4.0正诞生新的“长沙模式”。而“长沙模式”则是湖南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的一个生动的缩影,也是落实湖南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真实写照。

透视长沙高质量发展成果,有惊喜,有感悟,有启示,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是“数量追赶”“规模扩张”“要素驱动”,而是“质量追赶”“结构优化”“创新驱动”,是涉及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重大变革。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科学谋划、稳中求进,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激发人的潜能与激情,以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双向平衡,双向最优,就能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奋进之笔”,写好新时代湖南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以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文化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开辟湖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责编:潘华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