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消费”是老话题,但别成为老难题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曲征]

近日,继艺人韩雪在微博发文炮轰携程订票系统捆绑销售后,引发舆论对携程等旅游网站的捆绑销售的关注。此后,携程表示将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但是记者随后发现,在携程APP上订购机票的过程中会有广告弹窗,如果用户取消广告弹窗,则会被默认为订购了该广告产品。(10月12日《中国青年网》)

记者登陆携程APP,随机预定一次航班,票价显示为930元,点击预定按钮后屏幕弹出“专车酒店券”的5秒广告,记者点击免广告提示,广告页面关闭,出现订票支付页面,记者发现订票显示金额为1018元。原来,1018元中,包括了机票930元、机建50元以及专车酒店劵38元。记者又随机选择了一次航班,显示票价为780元,点击预订按钮后又出现5秒“旅行家”广告,记者点击“免广告”按钮后,机票价格同样发生了变化:机票780元,机建50元,“旅行家”40元。而“旅行家”服务被绑定后,根本无法在页面内取消。记者发现,只有完整看完广告内容,才不会绑定强制服务。

看上去,携程APP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完整看完5秒广告,但是即便如此也说不过去。顾客使用携程APP是为了享受服务,而不是为了观看上面的广告。看不看广告是顾客的自由,携程APP不能以强制增添服务费用的方式来要挟顾客。

尤其是,顾客明明点击的是“免广告”按钮,却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贸然让消费者购买广告上的服务产品,这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捆绑消费的任性行为,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霸王做派,也是在公然忽悠消费者。由于这种捆绑方式具有一定的隐秘性,所以倘若顾客粗心大意,就有“被消费”的可能。而这种捆绑消费并非出自顾客自愿定制,所以即便扣了钱,顾客也不会去消费,这就让顾客白白花了冤枉钱。

而实际上,这种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捆绑消费行为,不只是存在于携程网,还存在于其他旅游网站;而这种捆绑消费行为,也并非最近才被发现,实际上已经长期存在。可以说,包括“专车酒店劵”、“贵宾休息室”、“接机券”等服务产品的捆绑搭售,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已然成为一个“老话题”。

不过,老话题不能变成老难题,理应尽快剔除才是。要做到这一点,不能仅仅指望旅游网站自觉自律,更重要的还是要依靠工商、消协等部门的严格监管与严肃处罚。就是说,对付捆绑消费现象,不能采用软绵无力的“羞羞的铁拳”,而应拿出抓铁有痕的力度和方法。不然的话,不仅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从长远看,也不利于我国旅游业良性健康发展。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