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永恒的丰碑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吕海峰]

值此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笔者心潮不禁如大海般澎湃。因为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永远是我们心中一座丰碑,依然在照亮着我们后人前进的方向。

回首80年前的峥嵘岁月,我们党领导红军在长征的征途中,将一次次的危机,都演变成为了一个个开创革命新局面的新起点;将一段段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都演变成为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可以说,长征精神无异于一股耀眼的光芒,不断给人以追忆、启迪和战斗的力量。为此,1975年10月,身患癌症的周恩来总理,当时在做完最后一次手术之后,还特别让邓颖超同志找来一首《长征组歌》的唱片,然后,他就在这异常熟悉的长征旋律中与病魔展开搏斗。

同时,一个公民需要正气,一个社会需要正气,一个时代需要正气。唯有正气充盈的民族,才会拥有光明的未来。而红军的长征精神则正是这种正气精神的具体结晶和体现。它对于我们是否能够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可以说,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一部厚重的中国史,不断勃发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和内涵。因而,“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如一地对长征精神充满了无限的期许。

再次,长征胜利属于中国,但长征精神已走向世界。80多年来,既有许多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职业,更有全世界无数长征精神的“追星族”,他们对长征精神的解读从未停止。可以说,长征精神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尤其是,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有的人精神严重“缺钙”;有的人“不问苍生问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有的人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把配偶子女移民国外、钱存到国外,给自己“留后路”,当裸官。甚至,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曾对移居国外的儿子说:“总有一天中国会不行的”,“有两个国籍,将来就有余地了。”显然,这些人正是因为背弃了长征精神,才成为了糖衣炮弹的俘虏。

总之,被称谓“民族精神之父”的赫尔德曾说:“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它的民族精神。”所以,尽管岁月的脚步匆匆如电,中国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但我们一定要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永恒的丰碑,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校正价值追求,做到爱国爱党跟党走。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