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社会扶贫应成新常态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默城]

默城

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现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即将到来,在此之际,全国各地进一步聚焦“脱贫攻坚战”。比如,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国家扶贫日系列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有媒体从各论坛获悉:全国832个贫困县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各类产业扶贫基地超过30万个。(10月15日 人民日报)

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产业扶贫项目和扶贫基地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助力。因为互联网所代表的信息技术,能打破时空限制,对于贫困地区发展,则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要知道,扶贫产业要想发展,必须要东西出得去,信息、资源和技术等进得来,而互联网就是实现这两方面的“钥匙”。

现在,借着“互联网+”东风,越来越多贫困地区,开始接入互联网,以前的发展逻辑是“要致富先修路”,现在是“要致富先修网路”。网路有了,就缩小数字鸿沟,让人们能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可以发展电商,让产业扶贫插上“互联网+”翅膀,助力贫困户精准脱贫,还可以发展互联网教育,让贫困地区教育焕然一新。

最近热映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里面展现很多场景,都是现在互联网扶贫的一个缩影。就以《天上掉下个UFO》单元为例,里面的农民直播,以外星人为主题的旅游开发等,都离不开互联网。电影《一点就到家》,三个主人公带领农民开网店,并将咖啡规模化和产业化,把咖啡卖到全世界,更离不开互联网思维和模式。

就现实而言,也不乏“互联网+”层面的脱贫攻坚探索。就以目前最火的“短视频、直播+扶贫”模式为例,在很多地方,一条网络视听助力扶贫的新路径业已成型。而未来,随着乡村4G深化普及、5G、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应用,短视频、直播的发展拥有更多可能,也能做到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对于网络视听,有专家明确指出,其不仅是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视听+扶贫成为全社会参与扶贫、了解扶贫的重要途径。讲直接一点,网络视听,对贫困地区最大优势就是,让信息交流和资源交换拥有捷径,并能实现产业化发展。这也是短视频+直播的模式的最大亮点。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发布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显示,截至 2020 年 6 月,农村网民规模达 2.85 亿 ,占网民整体的30.4%, 较2020 年3 月增长 3063 万,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距缩小6.3 个百分点。

其实,这近3亿农村网民,就是发展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其不仅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更在为构建国内循环为主 、 国内国际互促双循环新格局,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 十三五 ” 规划圆满收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国家扶贫日之际,面对如此大网民基数,以及现在逐渐成熟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生态,更应明确,用“互联网+”扶贫,未来大有可为。甚至可以说,“互联网+”社会扶贫,应成未来新常态,而扶贫日的现实意义,也应该明确这一点。

当然,互联网毕竟只是技术工具,关键还要看人如何用。这就需要用“互联网+”的思维,与农村人力和产业等优势点进行结合,让互联网基因渗透到每一个贫困地区,只有如此,扶贫开发才能步入快车道。这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也是让广大贫困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的主要路径。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