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在高校学子中得到更好传承

2024-07-16 09:22:5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何旭娟] [责编:欧小雷]
字体:【

何旭娟

核心提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态呈现,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要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让其在青年学子心中、手中得到更好传承。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常德考察期间,谆谆嘱托湖南要传承好利用好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在湘高校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利用湖南丰富的非遗资源,将其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切实发挥非遗在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对非遗的认知力

实现非遗育人,高校首先要结合学科专业实际,让非遗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了解非遗、感受非遗的价值与魅力。

融入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挖掘非遗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实现思政课教学与非遗保护传承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同时,将非遗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乡土情怀、工匠精神、修身之道、信仰之力等元素融入课程,把湖湘非遗中的音乐、舞蹈、体育、设计、医药等民族文化元素结合到音乐类、舞蹈类、体育类、设计类、医学类等专业课程中,赋予课程独特的“文化风味”,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提升新时代青年学生的自信。

开设非遗选修课程。整合文化资源、争取社会支持,面向学生开设一批非遗通识性选修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聘请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打造“高校教师+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的非遗课程教学团队,探索真实、生动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加强非遗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非遗传承组织机构等校外力量参与,共同设计非遗课程数字教材、展陈基地等,构建资源信息共享共建的协同育人模式。加强非遗研究,通过建立非遗研究平台、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等方式,深入挖掘湖南丰富的非遗资源,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的前沿性、针对性研究,为非遗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融入校园生活,激发大学生对非遗的探究力

校园文化生活,是大学生塑造健康身心、促进自我成长的重要载体。高校应将非遗传承与校园文化生活深度融合,营造非遗传承的浓厚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学习非遗技艺、探究非遗的兴趣。

打造非遗育人活动品牌。鼓励学生组建各类非遗传承社团,开展非遗展演、非遗探源游学、采风调研等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提升青年学生对非遗的认知、认同;培育打造一批非遗活动品牌,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覆盖面,引导大学生走进非遗、体验非遗。争取地方文旅部门支持高校创建“一校一品”非遗育人品牌,由点及面、示范带动,推动高校结合实际做好非遗育人工作。

创设非遗育人环境场域。积极推进非遗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有条件的高校还可探索建设非遗展馆,使大学生能够沉浸式体验和学习非遗。支持师生设计、开发校园非遗文创产品,丰富非遗融入校园日常生活的应用场景。同时,将非遗传承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依托校园媒体平台特别是网络新媒体平台,构建多元、时尚且有趣的非遗教育空间,营造浓厚的非遗传承氛围。

融入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传承非遗的行动力

以社会实践为着力点,组织大学生深入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实践,增强学生传承非遗的责任感和行动力,自觉讲好湖南非遗传承故事。

搭建非遗实践平台。高校可与非遗诞生地、非遗保护中心、非遗研究会、非遗产品生产企业等开展合作,组织师生实地了解、学习非遗;鼓励和支持师生在校内建立非遗传习工作坊或实验室,促进非遗传承项目研究及技艺培训,推动非遗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文旅部门应提质改造一批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非遗工坊、项目保护单位等平台,方便大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开展免费学习体验。

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服务活动。组织师生开展非遗保护传承社会调查,对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设置数据库,推动非遗资源挖掘和成果利用。在师生中组建非遗传承工作队,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向非遗传承人拜师学艺,尤其注重对濒临失传的酉水船工号子、长沙弹词和江永女书等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加强非遗传播培训,鼓励大学生志愿者进入中小学、社区和乡村等广泛宣传湖湘非遗,提高其美誉度。

融入创新创业,提升大学生传承非遗的创造力

非遗保护传承既要遵循规律,更要勇于创新。将非遗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助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在新时代迸发新的生命力。

培育孵化非遗传承“双创”项目。引导并支持大学生申报和参与非遗创新创业活动,依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创业竞赛,以赛促学、赛创融合,培育孵化一批优秀非遗创新创业项目。湖南女子学院大力支持学生非遗传承创新创业,成功孵化了“女书韵”服饰文化公司等创新创业实体。政府部门可设立非遗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和项目,支持校地、校企共建区域性非遗产学研联合体,搭建非遗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推动“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等产业化发展。

培养非遗传承骨干队伍。整合学科专业资源和湖湘非遗资源,探索面向学生开设“非遗传承”等微专业,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让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非遗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培养一批致力于非遗传承的复合型骨干人才。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探索开设非遗传承方面的本、专科专业,坚持校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培养非遗传承专业化人才。条件具备的高校,可探索成立非遗传承与创新工作室,以理论研究、技艺传授、实践育人为切入点,通过“青蓝对接”、师徒结对等形式,吸引更多大学生加入到非遗传承保护中来,逐步打造梯队化、专业化的非遗传承骨干队伍,为非遗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博士、教授)

(一审:龙晓龙 二审:余画 三审:石伟)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