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做起,力戒形式主义

2024-05-23 10:05:0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洲] [责编:潘华]
字体:【

杨洲

形式主义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拦路虎”“绊脚石”。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根治形式主义,必须对其产生的机理进行探究,把自己摆进去,从“我”的角度去分析原因,按照“知行合一”的要求、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力戒形式主义。

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出现的根源在“我”。首先是“我”不会,专业素养和能力不能适应新要求。形式主义是表象,根源是理论武装不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够。理论掌握不牢不到位,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在具体工作中“两眼一抹黑”,知行合一成了句空话。思维僵化,不会融会贯通、与时俱进。有的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搞本本主义,对上级要求“一键复制转发”,没有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执行,导致工作时做很多无用功,多次翻烧饼才能完成任务。其次是“我”不愿,利益作祟。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导致基层疲于奔命、劳民伤财。当“大我”与“小我”利益发生冲突时,毫不犹豫选择“小我”。办事情反复权衡利弊,不是让群众满意,而是让领导满意,“唯上不唯实”。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做什么事情都想马上见效,今晚布置工作、明早就要结果,热热闹闹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再次是“我”不敢,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的监督检查、执纪问责,导致有些同志避险心态严重,产生形式主义新变种。有些同志怕出事、怕担责,凡事必留痕;有些同志遇到问题绕道走,能拖则拖、能躲则躲,“只要我不做、我就不犯错”的思想不在少数;实在躲不开,就硬着头皮上,对上层层请示汇报,对下以文件落实文件。

充分认识力戒形式主义必须从“我”做起。“君子检身、常若有过。”根除形式主义,唯有以“我”为原点,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工作做起。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形式主义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工作不利于解决问题、不利于增进老百姓福祉。克服形式主义,是“我”必须在工作中站稳人民立场,是在做决策、发文件前深思一层、多想一步,让出发点更注重实际效果和群众满意度,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和领导满意度。二要在工作中学会工作。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我们的工作很多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在工作中学会工作。加强学习,最重要的是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掌握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借鉴本系统的先进经验,不断总结提升,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努力做“六边形战士”。三要“不唯书,不唯上,只维实”。“维实”的前提是开展扎实的调查研究,把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方法和路径。要深入项目一线、基层一线,“和群众坐一条板凳”,开展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真正把情况摸准、把问题吃透,形成问题清单、工作清单,真正解难题、办实事。四是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落实工作时,既要提高站位、又要放低位置,学会换位思考,想想群众怎么想、服务对象怎么想,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可能有哪些难点堵点。坚持“一盘棋”,与兄弟单位信息共享,避免多头重复下达指令,切忌朝令夕改、南辕北辙。

总之,只有从“我”做起,认认真真把自己摆进去,对上坚决落实党中央部署,对下形成“头雁效应”,才能力戒形式主义,从繁杂的“无用功”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做改革创新的工作,更多为老百姓解决难题,真正为自己减负,为基层减负。

【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第66期中青一班学员、省委宣传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处处长】

(一审:田镇圆 二审:卢小伟 三审:鲁红)

相关专题: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