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质量关,莫让儿童读物变“毒物”

2024-03-19 09:35:5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徐逸鹏]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徐逸鹏

据3月18日《法治日报》报道,不少儿童绘本画风诡异、崇洋媚外、美化暴力,甚至含有毒品、色情等不良元素,存在导向问题,其中不少是翻译过来的国外绘本,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比如,有的绘本中大量出现描绘角色受伤或出现血迹的画面,引起孩子的恐惧或不适;有的绘本中的角色发生打斗、争吵等肢体冲突,再配以鲜明的颜色和夸张的动作描绘,给孩子们传递错误的信息……

家长购买儿童读物,旨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心灵的成长。倘若儿童读物中包含了不当内容,并通过大量重复出现使不当行为显得“正常化”,那么不仅可能背离了家长的初衷,还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上,儿童读物变“毒物”的乱象并不是新鲜之事,不少媒体早已做出相关报道。但此类事件仍然不断发生,正反映出儿童读物市场泥沙俱下的事实。有的出版社追求利润,刻意增加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元素吸引公众注意;有的出版社缺乏内容审查的明确标准,导致一些不适宜的内容得以出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体现了监管部门当前监管方面的不力。

关于此种行为的性质,法律已有明确约束。《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对此,要多方发力,守好儿童读物的“质量关”。一方面,图书出版行业在进行印刷出版前,应实施严格的内容审查和评估制度,对绘本的内容、插图等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适合儿童阅读。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须对市场上的儿童读物进行定期质量抽检,对出版不良内容的出版社严格处罚;对于没有建立内容审查标准的出版社,可以通过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等方式进行协助。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申诉和反馈机制,让家长和社会各界能够及时举报不健康内容,共同参与到儿童读物的监管过程中。对于家长来说,还需锻炼出“火眼金睛”,在孩子阅读之前不妨先自行翻阅一遍,保证内容确实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

孩子的心灵如同未经涂抹的白纸,向善的读物能在这张白纸上绘出充满正能量的色彩,而充溢着负能量的读物只能让这张白纸蒙上难以抹去的阴影。因此,必须守好儿童读物的“质量关”,让优质读物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审:谢振华 二审:刘乐 三审:石伟)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