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思政课共同体 让“湘赣红”更长红

2024-02-28 11:44:4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芳] [责编:潘华]
字体:【

杨芳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文章,要求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湘赣边是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三湾改编的发生地和井冈山精神的诞生地。这片沃土孕育的“湘赣红”在砥砺高尚品格、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磨炼斗争意志、激发创新创造精神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可通过建设“湘赣红”大思政课共同体,发挥红色资源培根铸魂作用,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红色火种,助力“湘赣红”新红更长红。

建设“湘赣红”大课堂,奠定大思政课共同体建设的鲜明底色。“大课堂”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载体。“湘赣红”大课堂应实现学校思政课教育与湘赣革命根据地实践教育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参与感、代入感和获得感。一是紧抓技术革新,开发线上线下交互式“大课堂”。在时间维度上把握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贯通连接。比如线下课堂讲授一个个发生在湘赣边革命老区、令人难以忘却的红色故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掀起工人运动高潮;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井冈山,孕育了燎原的“星星之火”;桂东沙田,“第一军规”历久弥新。线上开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突破时空局限,力求故事化表达、场景化呈现,让学生沉浸式云游虚拟展览馆,通过“触景生情”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二是融合红色资源,打造校内外联动“大课堂”。一方面,根据校内课程编撰将“湘赣红”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讲义、课例,建设多类型、体系化、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邀请湘赣边区域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场馆讲解员以及志愿者参与思政课教学,让践行“湘赣红”精神的企业家、文化名人、先进模范代表走进校园,与学生深度互动,引导学生感悟职责使命。三是用好红色资源,倾情构建师生互动“大课堂”。以“湘赣红”为主题,探索“双师同堂”“师生同台”等思政课改革创新。以情景剧表演、故事分享、歌舞表演等形式实现“师生同台”,以“专任教师讲解与兼职教师分享”等形式实现“双师同堂”,配合课堂提问等互动环节,让“湘赣红”在师生共同演绎中深入人心。

搭建“湘赣红”大平台,丰富大思政课共同体建设的阵地资源。“大平台”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延伸。一方面,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以数字化技术纵深挖掘、横向关联红色思政资源,建设“湘赣红”专题素材库、在线示范课程库等线上教学阵地,为教师提供海量教学参考资源。同时应用信息技术打造“云上湘赣红”平台,为学生构建网络化、可视化、便捷化的大思政课自主学习和自主创作展示平台。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对接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打造大思政课服务平台,组织学生乘坐湘赣红色旅游专列,沿“湘赣红”旅游精品路线,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名村、秋收起义沉浸式体验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访学,延展现场教学空间,让“湘赣红”在移动课堂中入脑入心。

建好“湘赣红”大师资,筑牢大思政课共同体建设的发展根基。“大师资”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保障。应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湘赣红”大师资队伍。一是重视专职思政课教师“主力军”作用。严格准入制度,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配足专职教师;对在职教师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等进行动态考核;制定“湘赣红”思政课教师培养专项计划,实现师资队伍的品牌化建设。二是发挥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生力军”作用。打造辅导员和班主任“湘赣红”品牌工作室,积极开展多姿多彩的“湘赣红”主题班会和团建、党建活动,让“湘赣红”精神潜移默化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三是发挥兼职教师“协同军”作用。健全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和兼职教师制度,建立“湘赣红”兼职教师师资库,形成优秀党政领导干部、英雄人物、社科研究专家、红色场馆优秀讲解员及志愿者经常性进高校参与思政课教学的长效机制。四是重视学生党员“后备军”作用。以学生党员为骨干组建“湘赣红”宣讲团,面向各年级各学院开展宣讲,并将宣讲活动纳入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程、红色主题活动等,发挥朋辈榜样的引领作用。打造全方位、立体化、沉浸式的红色文化育人场景,实现“湘赣红”在“大师资”队伍协同育人中新红更长红。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一审:龙晓龙 二审:余画 三审:谢峰)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