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普庄
不要被标题吓到,看了昨晚中国男足与泰国队的比赛,你不应该对这个标题感到惊讶。
控球率37%对63%,射门次数7比17,比分2比1,这不是以弱胜强,又能是什么?
把东南亚球队当积分提款机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昨晚的亚历山大·波尔金和亚历山大·扬科维奇,两个亚历山大都“压力山大”。
扬科维奇的压力,从中国队开场连续几脚不着边际的传球便一览无余。这是中国足球的老问题,是扬科维奇和他的前任们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
泰国主帅波尔金的压力在于,和中国队这个“王小二”分在了一个组,在四选二的出线大猜想中,仿佛看到了亚洲区18强决战的门票在向自己招手,但前提是他必须在主场拿下中国队。不幸的是,他们未能把握住率先破门的大好优势。
“拿下这个对手,或许意味着小组出线。”两个“压力山大”都这么想。
深感不安。下周二面对的韩国队,是一支在技战术层面已经“脱亚入欧”的韩国队,即便中国队主场作战,以往“保平争胜”的“宏伟目标”,此时说来都难免心虚。正常发挥,已经是目前中国足球的上限。就像客场对阵泰国队一样,武磊冒着重伤的危险,破门的同时撞上了门柱;王上源反超比分之前,谢鹏飞在大雨中那次轻灵的突破和疯狂的反抢,已经好久不见……
赛前我曾说,不要低估国足面对泰国队的战斗力,毕竟身体上的优势还能弥补技术上的不足;不要高估国足在本届世预赛的作为——即使在客场逆转泰国的狂喜之后。
无论下轮对阵韩国队的结果如何,明年3月与新加坡队的两场“背靠背”之战,又会是一道新的考题。届时,中国球员将刚刚从漫长的休赛期走出,一想到这个,我心里更没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