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补齐农业发展“短板”

2023-07-24 09:2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海龙]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朱海龙

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如今我国农业发展处于向好态势,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短板”。现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所以,补齐农业“短板”已经迫在眉睫。

让新技术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心剂”。打造现代化农业,是提高粮食产量,为农民劳动减负的“必经之路”。

补齐粮食生产“短板”,要让科技“下沉”服务农业。让科技助力农业,完成由传统农作向科技农作的转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如何培育出“好种子”的问题,这是提高粮食产量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加大对优质种苗的研发力度,从根本上培养出产量高、抗灾强的良种,给农业发展孕育出高质量的“胚胎”。再者就是要尽快实现耕作机械化,根据我国各地区农田特点,定向研究出适应相关作业的先进生产农具并大量投入使用,逐步完成由人耕作业到机械作业的转变,进而实现“一人管百亩,百亩皆丰收”的夙愿。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追求生产上的“产量”,同时要注重销售中的“质量”。

补齐粮食销售“短板”,要让好粮真正物超所值。粮食销售有一定的时限性,尤其是对于一些瓜果蔬菜来说,市场对其“新鲜度”要求极高。在以往蔬菜销售过程中,最大的“短板”就是运输问题。有的农产品在采摘装箱时十分新鲜,可是经过运输到了各大商超总会出现损耗。在给农民带来不必要损失的同时,也影响到消费者的食用体验。所以,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时效低、折损高等问题,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目标。

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需要“大刀阔斧”地干起来。要想缩短农产品的运输时间,就需要开拓新的运输通道,借助冷链快递、高铁、民航等先进运输方式的“东风”。首先要确保“最先一公里”的保障,大力修建农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让保鲜期较短的农产品一采摘就可以快速进入冷链系统。其次就是缩短农产品的运输时间,抢占时空上的优势,号召各地政府联合地方铁路、民航等高效率交通运输部门,为农产品销售建立起运输合作关系,利用高效率的运输方式压缩时间,让新鲜农产品尽可能做到“次日达”“三日达”甚至是“当日达”。

农业高质量发展,要落到实处,要深刻意识到我们国家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