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要坚持党管人才,健全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相互配套的政策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悉心“筑巢”,慧眼招引天下之才。人才服务是复杂的工程,引才聚才,既要注重创新创业的“大事”,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又要精心办好人才关心、关注的“小事”,营造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支持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既优化衣食住行“软环境”,保障人才住房、就医各项服务,实现政策发布、待遇落实、意见反馈等“一体通办”,也提供真金白银“强支撑”,通过提供税收奖励等,为人才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从而实现多层次服务,营造高质量人才生态环境。
以“爱才”温度点燃“兴才”热度。构建人才“强磁场”,吸引人才反哺乡梓,一方面,可以着力加强人才自主培养,发挥高校主阵地作用和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走出去引进人才,以“三顾茅庐”的诚意、“伯乐识千里马”的胸襟招贤纳士,从待遇、住房、家属入户等方面予以厚待,着力打通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更多人才有选择、愿扎根、肯建功。
集“四方英才”之势,赋能发展。创新之道,首在得人。大力开展人才“放管服”改革,突破身份界限、体制界限、地域界限,让人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有序流动。采取一系列人才改革“组合拳”,用权力“减法”换来事业高质量发展“乘法”,通过下放职称评审权,聚焦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架起人才制度体系的坚实框架。通过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有效激发人才内驱力,激活人才队伍“一池春水”,让人才创新创业之焰“生生不息”,释放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广开门路引人才、厉兵秣马育人才、精准考察用人才,既让人才成长有“养分”,又让人才干事有“动力”,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努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