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评】就业“春风”暖,携手向未来

2023-03-08 10:5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余阳]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余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当前,“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预计将为劳动者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

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社会,也是稳民生、稳人心。相关部门要针对性地围绕减负、稳岗、扩就业协同发力,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打好稳就业的“组合拳”,最大程度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守住大学生就业的“幸福线”,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聚焦乡村振兴,激活就业“最大存量”。近年来,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问题仍然突出,难以适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需要。一方面,要对区域内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详细摸底,持续强化兜牢保障民生与助推乡村振兴并重,稳定以往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做好服务配套,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人才驿站、青年之家等服务窗口,为青年群体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等一站式服务。同时,要利用好乡村振兴平台,依托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激励更多的人创业,通过规范有效利用“新就业形态的直播带货”、“网红”景点打卡、云上课堂等产业供应链,用创业带动就业,拓展更多就业岗位,让更多的人能就业,让毕业生能够真正扎根乡村,开花结果。

多措稳岗拓岗,开发就业“最大增量”。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千家万户,体现民生福祉。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新的行业和新的就业岗位不断被催生。因此,一方面,各地部门要将稳岗政策落在实处、细处,既需要给予企业应有的鼓励和扶持,还应该给企业提供必要的指导性意见,推动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相得益彰,确保企业不仅能稳住岗位,更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发挥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拓展新就业岗位的作用,鼓励高校主动作为,与企业畅通就业合作渠道,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稳住毕业生就业“基本盘”,使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瞄准重点群体,把控就业“最大变量”。“一个人有了就业,就容易安定;一个家庭有一人就业,就增加一份稳定的力量。”一方面,帮扶就业措施要更为精准,组织结对帮扶摸清就业需求,针对毕业生个人的兴趣特长、求职意向等进行精准培训,制定个性化的应聘方案,求职前要做好就业发展规划,求职过程中持续跟踪指导。另一方面,加强就业困难人员“一对一”帮扶,制定“一人一策”援助计划,千方百计提供协管员、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同时,引导他们在求职、就业时保持平常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告诉他们只有脚踏实地、树立信心,才能走好走稳个人的发展之路。

稳就业,事关民生福祉和发展大局,须臾不可放松。既要在思想上重视、方向上准确、措施上精准,也要在落实上发力,在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上用心,多出实招、硬招,以有温度的就业举措,托举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