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外卖骑手被平台算法“算计”了

2021-08-20 08:51:0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付彪]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付彪

近期,网约车、外卖这类新型用工平台备受关注。4月,北京人力社保局副处长王林体验送外卖12小时,王林竭尽全力也只完成5单送餐,赚了41元,他感慨:“太委屈了,这个钱太不好挣了。”北大博士后陈龙为了完成博士论文加入北京中关村的一家外卖骑手团队,他花了5个半月时间进行调查,5月发布调查结论:平台通过精准算法对复杂的劳动秩序进行管理,而在这一过程中,算法的不合理性以及缺乏人性化值得各方关注。(8月19日《工人日报》)

此前,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刷屏。文章指出,在外卖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外卖骑手的配送时间被不断缩短,与之伴生的是严苛的“超时罚款”“差评处罚”机制。文章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在外卖骑手找出送餐“捷径”后,省下的三五分钟时间,最终也会被平台发现,算法把外卖骑手的送餐时间“发挥”到极致。

陈龙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就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从中国人民大学北门到知行公寓的送餐时间原为4分钟,后来有骑手发现知行公寓旁边有一个侧门,步行进去不超过半分钟,但这个“漏洞”随着越来越多骑手的选择,也很快被平台发现了,将原本设计送一单的时间由4分钟减为半分钟。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用户,平台通过算法寻找订单配送的最短时间,据此不断减少订单配送时间,似乎实现了骑手配送的“最优效率”。

但这种“最优效率”,更多是服务于平台的运作效率和利益考量,对外卖骑手来说则是不公平的。被平台算法精准“算计”的“半分钟”,配送时间不断压缩,时效考核压力不断增加,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派送,外卖骑手不得不去抢“半分钟”,甚至无奈地频繁闯红灯、逆行,随之面临的职业风险就会上升。有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上海市共发生涉及快递、外卖行业各类道路交通事故325期,造成5人死亡、324人受伤。

算法应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效率。但是如果无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安全风险,盲目追求效率,就会使劳动者面临算法压榨,成为技术欺凌的对象,甚至被算法扭曲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显然,算法应用的边界应当平衡平台、骑手及消费者的共同利益,而不是用来“算计”。一旦陷入“算计”的泥潭,平台信誉也将尽失。

最近,人社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通过“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考核要素,适当放宽配送时限。平台必须正视算法应用中的问题,按照规定不断优化平台规则,规范平台运营行为,维护好平台的信誉。有关部门也需强化对平台算法的监管,建立监测调查等制度,别再让外卖骑手被平台算法“算计”了。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