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革命文物+”激活湖南红色文化基因

2021-06-05 10:26:5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艳] [责编:刘茜]
字体:【

黄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湖南是革命文物大省,应大力实施“革命文物+”战略,使静默的革命文物“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

——与教育结合,优化革命文物活化利用路径。

革命文物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教材,应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利用革命文物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健全革命历史类旧址、博物馆、纪念馆与学校共建共享机制,就近利用革命文物开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开展夏令营、冬令营、体验营、特色研学等。结合重要纪念日、重大庆祝活动,举行缅怀祭扫、重温誓词、升旗仪式等主题教育活动。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通过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展,策划思想深刻、形式新颖的主题活动等,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另一方面,推进革命文物走出博物馆、纪念馆,扩大辐射面。比如遵义会议纪念馆突破地理空间限制,举办“长征与遵义会议”主题展览全国巡展活动,打造革命传统教育流动讲堂,先后走进40个城市、数十所高校,有400多万人次参观,广受好评。我省博物馆、纪念馆亦可组织系列主题陈列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巡展。

——与科技联姻,打造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利器。

用现代科技为革命文物保护管理“撑腰”。湖南红色资源丰富,拥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00余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藏品8万余件(套),资源总量、重要资源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开展革命文物资源普查与研究、申报、认定与修复、管理工作,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搭建革命文物信息共建共享平台、研究交流平台,鼓励文物博物馆、高校、科研机构等参与革命文物研究。

用现代科技为革命文物展示传播“赋能”。融通多媒体交互装置、音频影像技术以及网络数字技术,合理利用声、光、电以及VR、AR、3D艺术影像等,对革命文物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展式展示宣传,打造“互联网+革命文物”宣传平台,建立从“云端”到手机、电脑、电视等“终端”的全方位革命文物展示传播体系。

——与创意耦合,培育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动能。

注重创意产品的文化性。加强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发掘,充分了解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承载的精神价值,广泛应用多种载体和表现形式,开发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文创产品,使人们正确理解、真切感受革命文物所传递的文化信息,进而传承红色基因。

增强创意产品的实用性。以消费者需求和体验为导向,兼顾艺术性与实用性,秉持工匠精神和精品意识,开发出更多高品质、高附加值、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革命文物文创产品,做到外形上美观、新颖、雅致、有格调,功能上实用、好用、耐用、有价值。

提升创意产品的时代感。创意产品开发既要提炼革命文物本身所具有的代表性元素,又要融合现代人喜欢的时尚表达理念,用大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讲好革命故事。

——与旅游融合,拓宽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平台。

革命文化是红色旅游的“魂”,而革命文物则是革命文化的“根”,用好革命文物资源,才能充分发掘红色旅游潜力。

打造湖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20年我省红色旅游区(点)接待游客1.41亿人次、带动收入1350亿元。今年,我省发布《湖南红色旅游地图》,推介12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基于此,应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推进红色旅游区(点)周边环境整治,提供更高品质旅游体验。

培育湖南红色旅游特色品牌。结合全省各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红色旅游+美丽山水”“红色旅游+古村落乡镇”“红色旅游+乡村休闲”等模式,不断拓展红色旅游的内涵与形式,改变当前不少红色景点内容单一、形式单调、体验性不强、辨识度不高现状,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感染力,让红色旅游目的地成为民众出游和年轻人向往的网红打卡地、出行首选地。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