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红色资源运用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2024-07-09 08:43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王安中] [责编:刘茜]
字体:【

6月28日,游客在通道侗族自治县通道转兵纪念馆参观。近期,该县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不少游客来到通道转兵纪念馆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追寻红色印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李尚引 摄(湖南图片库)

王安中

核心提示

必须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切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启智润心,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要求“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湖南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资源极其丰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和引领地方经济发展,还能充分发挥社会效益,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强有力支撑。

强化红色文旅资源挖掘,夯实文旅融合的根基

当前红色文旅资源开发,我们长期将关注重点放在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等宏大叙事方面,忽略了他们工作作风、家风家教、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微观细节。因此,强化红色文旅资源挖掘,首先要努力推动红色人物形象建构从宏大叙事向微观叙事拓展,更加注重挖掘红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物细节,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强化人物独有气质特征的塑造,展示其人格魅力,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其次,要通过红色资源数字音频、视频修复进一步推动红色人物具象化,促进历史事实真实还原。近年来,随着新的历史档案资料的发现、解密以及数字技术的进步,更多红色资源“重见天日”。比如,通过现代技术对当年开国大典上毛泽东讲话原声、彭德怀汇报抗美援朝工作时的视频等进行修复,还原真实历史场景,能让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感受更加具体形象,对历史细节更加感同身受。除此之外,要充分运用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红色文旅资源进行更新迭代。比如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解读,近期就有《岳麓书院:实事求是从这里走来》《实事求是思想发展史论纲》等理论研究新作陆续推出,要充分利用这些全新理论成果,对红色文旅资源进行更新和丰富,以进一步夯实文旅融合根基。

强化红色文旅资源整合,丰富文旅融合的产品

湖南红色文旅资源丰富,不过此类资源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且由于地理阻隔和交通基础设施限制更显零散。因此,必须注重资源整合,形成系统丰富的红色文旅产品,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在红色文旅线路的设置方面,可以通过追寻历史人物故居和纪念场馆、追随重要历史人物活动轨迹、追踪重大历史事件发展脉络来打造经典旅游线路。比如,革命领袖故居之旅。历史上湘籍革命领导人之间交往频繁、友谊深厚,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胡耀邦、彭德怀、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和纪念场馆组成一条经典旅游线路,以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交往作为参观游览重点,能进一步丰富革命领袖形象。又比如,湘籍革命将帅故居经典线路。湖南是将帅之乡,有3位元帅、6位大将、19位上将,将有并肩作战经历的将帅故居和纪念场馆置于同一条旅游线路当中,能让游客从不同视角来观察历史事实,强化旅游印象。还有早期共产党人的求索之旅。长沙是湖南早期革命的摇篮,第一师范、新民学会、橘子洲头、岳麓山等历史名胜,见证了早期湖南共产党人求索革命真理的足迹;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途经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5县,这些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都可以作为经典旅游线路进行策划。此外,省内外红色文旅资源联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将浏阳秋收起义与江西井冈山作为土地革命时期的重要文旅线路进行整合,统筹湖南和江西、广西、贵州等相邻省份长征文旅资源等。

强化红色文旅生态营造,提升文旅融合体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红色文旅要增强吸引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就必须提高游客参与度与体验感,提供沉浸式旅游体验,让游客身临其境、乐在其中、受教其中,进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强化场景营造,提供沉浸式体验。充分运用虚拟技术,利用VR、AR等科技手段模拟和复原现场环境,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通过立体展示让红色文物“活起来”“动起来”。比如,对于红军强渡湘江场景的营造,能够极大增强人们对于湘江之战残酷性、艰巨性的理解。在营造好身临其境场景的同时,更要提倡游客沉浸式体验,如在城步攀爬老山界,就会让人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到新民学会读书打卡,能更好体会早期湖南共产党人求新求知的钻劲、韧劲。

充分讲好故事。讲一百遍大道理不如讲一个好故事,讲一个好故事必须要有新的内容、新的概括、新的提炼。例如,在诠释红色人物时,如果仅仅重复大家熟知的事实,千篇一律地对红色人物形象进行塑造,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把人物形象讲得过于高大全而脱离现实生活,也不能打动人心。必须深度挖掘、展示细节。比如毛泽东整理毛岸英遗物的故事,不仅彰显了革命领袖对于国家的责任担当,更生动体现出了父亲对于儿子的深情,让毛泽东的形象更加丰富和立体;革命烈士陈觉与赵云霄的家书,不仅展示了革命先烈视死如归,更体现了他们的儿女情长。这些生动故事,更能引发游客共鸣,让人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红色基因传承。

强化红色文旅产品开发,做好文旅融合的拓展

红色文旅要实现深度融合,还要考虑突破时空界限,借助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展其影响力,赋予红色文化多种表达方式,满足游客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首先是打造研学品牌,利用红色资源丰富、感召力强的优势,吸引各地游客尤其是中小学生来湖南游学,努力将“韶山红色研学”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中小学生红色研学第一站”。其他红色景点,也要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努力融入当地研学品牌,进一步扩大自身影响力。其次是搞好红色作品创作。通过开发红色剧本、歌剧、舞台剧、革命歌曲演唱会、红色影视等形式,形成时、空、观、演的多重集合。借助红色人物的影响力,红色故事的感染力,充分发掘红色资源,多开发类似《恰同学少年》《觉醒年代》的影视作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最后是搞好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求新求变,设计制作出体现地方特色、红色文化元素,兼有创新性、市场性、实用性的文化创意产品,进一步发掘红色文旅资源的价值。

【作者系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分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编:刘茜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