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刘连福
又是一年春,又是清明时。清明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往年人们都会选择在此期间远行祭祖寄托哀思。今年受疫情影响和预防火灾、移风易俗的需要,相关部门倡导广大市民通过“网络祭扫”“代祭扫”等方式缅怀追思,以一种新的方式度过一个特殊的清明节。
清明祭祀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文化精神的寄托和传承,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据《汉书·严延年传》记载,御史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祭扫祖坟。由此可见,数千年来人们通过铲除杂草、点香奠酒、供上祭品、焚烧纸钱等祭祀仪式,以表达对逝去先人的缅怀与思念。
传统的焚烧香烛纸钱等旧俗陋习,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近年来,随着森林覆盖面积不断提高,森林防火安全责任也与日俱增,使得网上祭扫、鲜花祭祀等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已渐入人心。加之目前,我国疫情防控态势虽然持续向好,但境外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复杂,仍要避免因人员聚集引发病毒传播和交叉感染。特殊时期应有变通方案,所以倡导“网络祭扫”“代祭扫”,鼓励以居家祭奠等形式缅怀追忆,是推进祭扫习俗与时俱进的创新表现。
清明祭祀的主要意义不在于坟前烧香,而在于对逝者的追思和对生命的敬畏,祭祀方式要注重内涵、淡化形式,在网上祭扫平台献一束鲜花、上一炷香、点一支蜡烛,或诵一段祭文、挂一条黄丝带、写一张心语卡,为亲人送上“云端的思念”,同样能抒发对先人的缅怀与感恩。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在这个追思悼念的节日里,除了要对逝去先人表达敬意和缅怀,还应对孝老敬老有所感悟,深刻认识“生前尽孝当‘繁’身后扫墓需‘简’”的真谛。过一个有内涵的清明节,通过抵制祭扫活动中的旧俗陋习,用文明的方式表达深切缅怀之情,既扫去逝者墓碑上的尘埃,更扫去祭祀人心里的灰尘,让人们回归内心的清明,获得情感层面的纯净。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