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 罗芬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有多篇文章论及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湖南拥有大量美轮美奂的绿水青山,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近年来,“锦绣潇湘”旅游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与此同时,我省一些区域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优质旅游产品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封闭的旅游自循环有待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转变;二是粗放低效发展模式有待向精细高效发展模式转换;三是区域内旅游企业“联合作战”格局还未形成,产业链条短、产品同质化严重;四是创新开放思维欠缺。
促进湖南绿水青山更好转化为金山银山,重在做好旅游业“加减乘除”法,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体系。
善做“加法”,增强绿水青山的活力与动力,以资源比较优势为依托,拓宽旅游产业融合渠道
发展“旅游+生态文化”。深入挖掘我省生态资源优势,串联红色、民族、民俗等文化旅游资源,引导生态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打造旅游演艺、节庆活动、研学旅行等区域特色旅游产品。
发展“旅游+装备制造”。着力推动以“一车一艇一机”为核心的湖南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研发游艇、低空飞行器、索道缆车等高端旅游装备,开发邮轮游艇旅游、露营房车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高品质旅游产品。
发展“旅游+城乡空间”。统筹大城市周边山水、现代工业、新型基础设施等各类“大资源”,推动城市群、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比如,以长株潭“绿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整合乡村小山水、小设施、小生产等“小资源”,打造乡村民宿、森林人家等特色生态旅游产品,比如湘西十八洞村以苗寨原始风貌为亮点的悬崖生态酒店。
敢做“减法”,摒弃短期利益和不经济行为,以谋求长远利益为目标,引导精细高效旅游发展
政策制度做减法。各级政府应着力简化旅游项目的审批手续、降低中小微旅游企业的融资成本、放宽旅游新业态的准入和经营许可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门票价格做减法。旅游业应摆脱门票经济“依赖症”,通过增加好生态、好故事、好产品、好服务的有效供给,推动深度体验式旅游消费增长。比如文和友再现老长沙社区情景、如同自然生长出来的洋湖里地球仓民宿等,就成了网红打卡地。
生态承载做减法。应摒弃牺牲生态环境的“大干快上”“一哄而上”的发展方式,树立生态自觉、环境保护意识。比如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在重大节假日实行“网络预售,停止当日购票”,以缓解景区生态环境压力。
乐做“乘法”,加倍借势借力借智,以互利共赢为目标,打造旅游联合发展新引擎
以区域协作助推新发展。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有机整合,增进旅游发展的惠益共享,形成以点连线、以线结网、以网撑面的跨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大格局。比如推动创建武陵山与湘赣边区旅游协作区。
以大企业集结新合力。建议筹建湖南旅游集团,打造引领湖南旅游发展的“航母”,促进旅游企业从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联合作战转变,提高旅游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以青年人才催生新动能。积极建设旅游电商直播基地、“村播”平台,培育脚踏实地、勤劳创业的青年人才,创新“旅游+地标+互联网+农业”集合模式,让更多“湘味十足”的旅游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
力做“除法”,祛除过时发展观和不利因素,以社会共建共享为目标,加强平台机制建设
转变旅游资源观。“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优化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等传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依托乡土、乡味、乡情、乡愁,创造更多优质旅游体验产品。
强化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以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旅游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土地流转、农民入股等形式激活冷资源、闲资源;以智慧入股、经验交流、技术比武等形式共享信息和智力资源,比如“锦绣潇湘·金牌解说”云平台推动形成了共创、共建、共享的语音解说新模式。
推广成功模式机制。应加强旅游业成功模式、机制的总结推广,引导鼓励返乡留乡农民依托乡村旅游项目创业就业。比如南岳红星村通过践行“村委会+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旅游发展模式,带动大量返乡留乡农民致富增收。
(作者分别系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