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步桥
近年来,广东省开平市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挖掘治理帮手,推动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实干担当,把基层干部从“人少事多、权小责大”的文山会海、迎检考核中解放出来,助力“基层减负,服务加速”。
服务是社区的主业,聚焦群众需求,提供优质服务是社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然而,有的社区承担了一些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出现偏离主业、精力发散、职能跑偏等问题,不但降低了服务群众的质量效率,也影响了基层治理的整体推进。坚持减负赋能,当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推动社区工作精准定位、靶向发力,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瘦身健体”,服务更准。轻装上阵,方能信心满满;减负松绑,方能活力十足。厘清权力范围、划定职责边界、开出权责清单,既让社区回归主业,又让服务靶向聚焦。不仅可以更好地构建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着基层社区规范化建设的整体水平。通过减负,让社区工作者职能更专一、思路更聚焦、服务更精准,真正还原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本来模样。
删繁就简,服务更全。“小马”拉不动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人、缺力量。减少原本不属于社区的工作任务,助力社区集中精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充实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通过吸纳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乡村发展,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提升服务专业化、常态化水平。通过删繁就简,让社区能够实现集中精力办大事,更好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共建共享,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同时,给群众带来更多可感可及的惊喜和变化。
提质增效,服务更优。“量”上的削减,带来的是“质”上的提升。减少牌、单、账,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的精力用于联系群众、优化服务。在减负的同时不忘赋能,不断向社区倾斜政策、资源、信息等,如此双管齐下,必将助力社区工作者不断充实“工具箱”,种好“责任田”,推动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形成携手共谋幸福生活的理想格局。
赋能助实干,增效促担当。始终聚焦群众需求,校准服务定位、创新服务方式、充实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效,把基层减负的成果转化为惠民利民的实效,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