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避坑不能只靠消费者

2023-10-26 17:0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志宏]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周志宏

过去几年,“双十一”由于规则繁复,需要不停地凑满减、拉好友助力,一度受到消费者诟病。除了随意变更发货时间,有些商家还编造各种理由单方面撤单。一知名护肤品牌由于当年“双十一”预售数据不佳,商家以“设置错误价格、生产原料缺货”等理由,单方面强制让消费者退款,企图让消费者承担试错成本,在网上引起争议。

人们注意到,今年“双十一”去套路的趋势明显,各大平台纷纷打出“不凑单”“真5折”“真低价”的口号,致力于让消费者以最简便的流程直接享受优惠。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有不少商家选择预售付定金的方式参与此次“双十一”活动。

预售模式能享有价格上的优惠,还能获得不少额外赠品,但部分预售商品存在发货时间长、不退不换、无货被退款等问题,甚至还有预售价格比大促当天价格更高的情况。在历年“双十一”的“买买买”中,不少消费者入过“坑”,大家吐槽最多的就是先付定金、后付尾款的预售模式。

预售模式“坑”不少,消费者须擦亮眼睛、尽力规避。首先要理性消费,在付定金的时候要仔细阅读相关须知,注意保存商家宣传的承诺页面,尤其是商品详情、预售折扣及赠品、直播画面等易于更新的信息;其次,网购前,要对商品多查、多看、多对比,从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对商品质量、卖家信誉进行评估,不要被商家的大力度促销冲昏头脑导致过度消费;再者,购物时,尽量选择经营资质全、信誉等级高、经营规模较大的正规网络交易平台和网店。如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可通过留存的相关凭证及时联系网络交易平台解决。必要时,可向平台所在地或网店经营者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消保委投诉,也可以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双十一”避坑不能单靠消费者。对屡教不改、不真诚、挖“坑”等着消费者的部分商家,相关部门须提前“出手”,认真督查,发现问题,严厉惩处,以“治未病”、防患于未然。不能让部分商家的不法行为扰乱“双十一”市场、坏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放心消费。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