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方法是调查研究成功的一半。
时代在发展,调查研究方法也在与时俱进。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在信息时代浪潮的席卷下,调查研究这个“重要法宝”如何用好用足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在调查问题、研究问题、破解问题中将其转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已成为领导干部走好新时代、新征程群众路线亟需掌握的一门基本功。
想要问题“上线”,互联网思维必不可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领导干部学会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民意:“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学习和运用互联网。”由于大众被技术赋权而拥有了更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更加丰富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 “放大效应”下,互联网已成为吸引受众人数最多、黏性最高、信息量最大、“察民情、访民意、听民声”的“前沿阵地”,与之相对应的,互联网容易产生、衍化和放大风险,治理难点、热点、痛点问题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新时代领导干部紧跟时代,在调查研究中强化互联网思维,把准网络群众需求“脉搏”,读懂网络社情民意“晴雨表”,搭好政府网民“连心桥”,学会在网络舆情中发现治理的难点,网络留言中看到治理的盲点,网友建议中找到治理优化的起点,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想给问题“画像”,大数据分析必不可少。 问题不可怕,心中有数就能破解有方。我国网民规模高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也超过75.6%,海量的群体里面隐藏着海量的数据。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要读懂互联网,走近互联网,以大数据思维多层面、多渠道、多角度调查了解情况,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借助大数据分析给问题精准“画像”,让互联网海量沉默的数据“开口说话”,找到问题曲直原委,弄清事情来龙去脉,抓准问题的痛点难点堵点,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走出“盲人骑瞎马”“拍脑袋决策”困境,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调查研究用之不竭的数据宝藏。
想要问题“破圈”,智慧化应用必不可少。 其实在实践中,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将调查问题、研究问题、破解问题全要素、全流程融入以融合共享治理为核心的智慧化网络管理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齐心协力把网络打造成新时代党心和民心紧密相连的“绿色通道”。特别是在网络问政、信访平台、领导信箱、政务热线、网络“留言板”等方面,各地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创新调研方式、提升调研效能,让很多百姓关注的身边事,只要点点手机、敲敲键盘,就可以直接与相关部门沟通对话,将群众的“小问题”变成各级各单位的“必答题”,打破问题闭环实现“破圈”。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强调调查研究的时代背景和工作要求相比,这次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既有共同的实践特征,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在调查研究中紧跟时代,把“上网”当作新常态,把“用网”当作基本功,把“懂网”当作必修课,带着疑问找“难点”、下定决心通“堵点”,就定能“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实现调查研究这个“重要法宝”与互联网这个“最大增量”的双重叠加,画好新时代新征程里网上网下最大最美同心圆。
责编:杨帆93
来源:娄底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