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墨
近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大概48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粮食有生命,有灵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对粮食都心存敬畏,容不得半点亵渎。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更应敬畏自然、敬畏粮食,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夯实粮食生产,守好“天下粮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充裕的粮食储备,是我国保障国家安全的优势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我们要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储备家底,构建违法违规行为“防火墙”,并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可靠,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增强忧患意识,实现藏粮于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面对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扎实工作,久久为功。
“摸清家底”,扎实开展撂荒地排查整治工作。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能牢牢抓紧“中国粮袋”、端稳“中国饭碗”。保护好耕地,守住粮食“命根子”“生命线”,需要承担“保土”“管土”之责,落实“田长制”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广大基层干部要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坚决防止补充耕地数量、质量不到位的问题,护好粮食生产“命根子”。
“民以食为天,国有粮方安。”在新的赶考路上,广大基层干部同样也会面临诸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唯有保持敢闯敢试的精气神,在传承中大胆创新,攻坚克难,才能不断开拓新时代“三农”工作新方法、新举措,助推新时代党的“三农”事业特别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入新境界、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