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必须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23-02-09 09:32:4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郑飞] [责编:欧小雷]
字体:【

核心提示

“六个必须坚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总结、思想凝练和哲学概括,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贯穿体现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全部内容之中,为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金钥匙”。

郑飞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必须坚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概括和高度凝练,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了理论创新的根本立场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上,是衡量理论创新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根本尺度。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人民至上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系列根本问题,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而且彰显了理论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刻把握人民群众的鲜活实践和丰富智慧,提炼概括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形成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所思想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表征着理论创新的精神特质

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既不能盲目排外,也不能照抄照搬。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来实现复兴。无论是刻舟求剑、封闭僵化,还是生搬硬套、食洋不化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只有坚持“两个结合”,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真理大树才能根更深、叶更茂。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党的创新理论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基础与文明根基,让“理论之树”结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累累硕果,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更大贡献。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揭示了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

恩格斯说: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僵化的和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发展的和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只有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只有时代化才能深入人心。守正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就是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改革中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不断博采众长。守正创新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作出新的理论创造,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昭示了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

毛泽东同志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发展进步,无不是在解决时代问题中实现的。问题是理论创新的起点,也是理论创新的动力源,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在于准确把握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重大时代问题。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倾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以更宽广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要求,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给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答案,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总结了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

邓小平同志说:“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系统观念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系统观念审时度势、分析问题、推动工作,坚持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整体与部分、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等范畴,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理论创新的胆略气魄

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一百多年来,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占据思想和道义的制高点,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实现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六个必须坚持”精辟概括和深刻阐述了党的理论创新规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的精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六个必须坚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总结、思想凝练和哲学概括,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贯穿体现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全部内容之中,为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金钥匙”。

“六个必须坚持”继承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科学的理论首先体现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新时代最鲜明、最突出地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行,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行,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行,这是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的最大底气和最大法宝。“六个必须坚持”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上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基点,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遵循。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资料整理及研究”(21&ZD047)的阶段性成果】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