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武快评丨读懂“行人民之所嘱”背后的永恒初心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系列评之三

2022-10-23 17:2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沈德良] [责编:刘茜]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沈德良

“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既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铿锵的宣示,更是行动的指南。

时序更迭,初心永恒。“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习近平主席的2022新年贺词,彰显着共产党人的高尚追求,更展现出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责任担当。

2012年12月底,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仅月余,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考察时指出:“各级干部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多想想我们干的事情是不是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干的?”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真挚情怀,同样是对全党同志的明确要求。

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从“我们要继续努力,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到“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重若千钧;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成为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方略中最温暖的底色。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心无影无形,却是江山定盘星。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是党保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实际行动。

思为行之始,行为思之成。“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着力“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部署“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强调“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进民生福祉做出了新的更高的部署。这些方方面面,就是党为人民而奋斗、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千家万户的事,离不开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离不开上学、医疗、就业与养老等急难愁盼的事。真正做到“行人民之所嘱”,就得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以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评判标尺,在新征程上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

一审:杨兴东  二审:王礼生  三审:沈德良

责编:刘茜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