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露瑶
“这个‘码’很管用,村里跟‘钱’‘权’有关的事,扫一扫就晓得了。”9月2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铺口村,村民陈志明指着家门口的一张二维码说,前不久,他“码”上反映其异地医保报销未果一事,县纪委监委线上交办,县医保部门收悉后5天内就办结了。
“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党员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乡村“门前码”通过数字平台,让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能够“码”上到,不仅搭建了干部和群众的“连心桥”,让群众有地说问题,更能让干部通过线上“接单”,线下用力等方式,着力快速办结群众的问题,有力提升干部服务群众的效率和质量。
乡村“门前码”,让群众诉求及时抵达。以往,群众反映问题并不是很方便,有找不到地方、找不着人等“跑断腿”“难反映”的现象,浪费了群众的财力和精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乡村“门前码”不仅把服务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更成为了群众问题的“集中池”。群众只需要在有问题的时候,通过平台说出去,就有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并响应。相关问题,随后就会根据群众的实际情况,被分部门划分下去,更及时、更直接地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让群众的诉求能及时地抵达相关的部门、相关的负责人,既简化了群众反映问题的程序,更提升了问题反映到位的速度。
乡村“门前码”,让干部精准对接群众。群众的问题,是困扰群众的烦心事、焦心事,也是基层治理中的“中梗阻”,更好地推动群众问题的解决,尤其需要负责单位,快速明确具体负责的干部,让干部能“码”上回应群众,对需要解释的问题全面细致的讲清楚,及时有效回应群众。对于需要现场办理的问题,干部要主动到群众的身边去了解实际的情况,摸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找准突破点,更精准地把群众的问题解决在实处,让群众在干部下沉服务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乡村“门前码”,让群众问题及时化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乡村“门前码”打通了干部服务群众的“快车道”,让群众和干部能够快速地对接起来,最终要通过干部和群众共商共量,推动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要确保群众的问题妥善解决,就要做好“码”上监督,对干部解决群众问题的进度动态管理,增强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千方百计推动群众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办事效率,让群众的实际困难化解好。群众要主动通过“码”上评价,及时客观对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真实反映干部的办事效能、态度,推动干部服务群众的水平整体提升。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夺取革命胜利、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夯实人民根基,就是要创新服务方式,主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用好乡村“门前码”,保持干部和群众的紧密联系,切实把群众的问题办到实处、办到满意处。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