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需要社会“全响应”

2022-05-09 09:5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靳仔囡] [责编:印奕帆]
字体:【

靳仔囡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会议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动员、全面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争的行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疫情防控是大家共同的事,需要社会“全响应”。

全响应需要社会建设基础扎实。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的地方,往往社会建设基础比较扎实。2007年,北京市成立了社工委,推进社区“三有一化”建设,即:有地方办事、有经费办事、有人办事、社区工作规范化。2008年,北京市印发《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等“1+4”文件,以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建设全覆盖体系为目标。可以说,如果没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十年一建”打下的坚实基础,我们今天在到所居住社区做核酸检测时,也许连检测“地方”都还难找,更别提有序开展、有效推进各项防疫工作。社区工作规范化就是执行的力量。如果没有多年来社区在规范化方面打下的基础,也不会有社会“全响应”的执行力。

全响应需要文明素质普遍较高。防控中的公民文明素质体现在公民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各方面。我们能在新闻里看到这样的温馨画面:一个人得知自己是密接者后,把自己紧紧关进一个狭小空间里进行自我隔离,等待120救护车把自己接走;我们也能在新闻中听到这样的不和谐声音:几名密接者故意隐瞒行程,导致许多人成为次密接。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没有公民文明素质的整体提高,我们的抗疫斗争也不会取得胜利。

全响应需要战斗力量川流不息。抗疫是一场持久战,持久战需要战斗力量的川流不息。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都是破坏战斗力量的“拦路虎”。抗疫不是党委、政府、社会各方面中“哪一方”或“哪一家”的事,而是大家共同的事,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在其中、都有份。抗疫又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才是“铜墙铁壁”。因此,战胜疫情需要各方面都有战斗力、人人都有战斗力。但在疫情防控的现实中,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战斗力较弱,年轻人的战斗力较强,要想实现社会“全响应”,就要从战斗力量的思考角度上“将心比心”地为“弱势者”多着想,下大气力帮助他们解决战斗力量不足的问题。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