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用好用活湖南红色资源 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2022-05-03 09:04:19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曹晓鲜]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曹晓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也是湖南最鲜明的特色。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省应用足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彰显湖南作为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热土、革命摇篮的历史地位,为丰富、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作出新的贡献。

挖掘湖南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核,彰显党的精神谱系之光芒

千百年来的奋斗历史,孕育形成了三湘儿女“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忍不拔”的精神特质,流淌在湖南革命史的精神血脉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精神。应挖掘其历史价值和时代内涵,不断拓展党的精神谱系要义。

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党的创始人——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以青春之身躯扛起伟大建党精神的大旗;开国元勋——彭德怀指挥的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党和人民的骆驼”——任弼时任劳任怨,体现了奋斗不止、至死不息的革命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毛泽东恩师——徐特立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教育事业,以“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精神影响了无数仁人志士;“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以平凡事迹彰显了伟大精神;“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通过八年奋斗华丽蝶变,成为脱贫攻坚精神的生动写照……这些精神是党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照三湘四水,响彻神州大地。

让红色精神激发内生动力。应统筹各方研究力量,准确把握湖南革命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等维度,深入挖掘、阐释、宣传湖南红色精神,使之成为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坐标,成为加快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动力源泉。

加强湖南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丰富党的精神谱系之内涵

湖南境内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是其生动写照;“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是其深情诠释。当前,我省应进一步加强对革命旧址、遗址遗存、纪念场馆等物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不断丰富党的精神谱系内涵。多维度整合红色资源,应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分类、分层级整理。坚持“尊重史实、严格保护、合理利用、永续传承”原则,对遍布全省的红色资源进行普查与专项调查,建立数据库,形成层次鲜明、类别清晰的红色资源动态名录,从主体和内涵上对党的精神谱系进行丰富发展。

二是立体化、多样化提升。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原则,推动红色资源与红色产业深度融合、红色资源与自然资源良性互动、保护利用与传承弘扬有机结合,运用现代技术和传播手段,推进红色资源向立体化、多样化转变提升。

三是多领域、多部门协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推动形成教育、宣传、国土等部门合力机制,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力度,为发挥红色资源培根铸魂作用提供坚强保障。

发挥湖南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做好党的精神谱系之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我省应全面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引导广大青少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生力军,更好彰显党的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

加强红色教育。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要求,编印湖南红色教育读本,深入实施红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讲好红色故事。强化“伟人故里”“秋收起义”“第一军规”“通道转兵”等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其物质形态优势和精神群像的感召力;讲好“半条被子”“断肠将军陈树湘”“许光达大将‘三让’”等红色故事,将其深度融入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红色故事的形式和载体,让收藏在陈列馆的革命文物、革命遗产都“活”起来,使广大青年在受到“洗礼”的同时,自觉走近红色资源。

创新浸润模式。实施“互联网+湖南红色文化传承与教育”工程,探索线上、线下全方位浸润模式;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深度开发富有湖南特色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大力打造红色学府、红色影视基地,建设一批“湖南红色地标”,提升“红色潇湘”的影响力、辐射面和美誉度;支持富有湖南特质、契合时代需求的红色文艺创作工作,让红色文化于“润物细无声”中滋养人民心灵。

(作者系长沙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