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喆 王雄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体育课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运动技能的重要场域,同时也是继承创新与发扬光大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由于中华体育精神的弘扬与体育课教学不仅有着共同的体育属性,还有着相同的育人目标。因此,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课教学,既是体育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益尝试。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从以下三点集中发力。
以顶层设计为着力点,为有效融入奠定坚实保障
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课教学,要紧紧抓住顶层设计这个“主心骨”。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课教学的独特价值和重大意义。不仅要在体制、机制、政策、资金上鼓励创新,同时要推动有效融入的发生,创造重视融入、鼓励融入、加强融入的大环境。例如,将融入成效与学校工作的评价挂钩,调动学校主管领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筑推动“学讲研行”一体的融入模式,推动中华体育精神学习贯穿学生在校生活全过程。其次,部署推动体育精神的编撰研究工作。只做细做实中华体育精神的编撰工作,为中华体育精神的深入挖掘利用提供坚实的文本支持。做深做透相关的科研工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中华体育文化基因培育与价值传承。要推动打造精品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其作为火车头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打造与中华体育精神紧密相关的思政金课、精品舞台剧,使中华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活起来,不断增强体育课程思政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课程建设为着力点,为有效融入提供重要抓手
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课教学,要紧紧抓住课程建设这个“主战场”。首先,要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推动中华体育精神进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材、教案、课件,并将其贯穿于课堂授课、课后辅导、课外作业、考核评价各环节。其次,要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实践教学。建立体育竞赛育人机制,让学生在比赛中感悟体育精神,体验运动乐趣、提升运动技能,形成规则意识、养成运动习惯。组织学生参观体育博物馆、观看体育电影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体验,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品质。最后,要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自主学习。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资料查找,探索判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好、用好中华体育精神,将自主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动态体验学习中实现自主发展。
以师资培养为着力点,为有效融入创造内生动力
体育精神有效融入体育课教学,要紧紧抓住师资队伍这个“主力军”。首先,要使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融入的价值和意义,提升融入的意愿和动力,增强融入的能力和水平。广大体育教师要带头深入学习中华体育精神。要将中华体育精神学深学透,熟悉其发展脉络、关键人物、重大事件、典型故事,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其次,教师要带头研究应用中华体育精神。不断提升一线体育教师对中华体育精神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解读、挖掘能力,认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技能传授切入点。与此同时,学校层面应该多设置与此相关的科研项目,鼓励广大教职员工投入科研活动当中。最后,要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政知识转化能力。一方面推进体育课程思政金课建设,以思政金课的高标准、严要求,促进体育教师自主提升思政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育形式,加强创新实践力度。善于总结经验和借鉴学习,将先进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融入授课活动之中,不断创新授课模式,全方位提升授课实效。
(作者均系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教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城市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编:欧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