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以科技之笔,做好耕地保护

2022-02-17 22:0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皮波] [责编:印奕帆]
字体:【

皮波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具有指向性的话语,为中国粮食安全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于一个14多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而保护耕地则成为端好自己饭碗的重中之重。

站在新时代的维度来看,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都需要站在耕地之上去收获硕果。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持续强化督察执法高压态势……近年来,湖南多维度探索路径,用多项举措夯实了耕地保护的基石。

我国是农业大国,湖南是农业大省。无论是“国之广袤”,还是“省之局域”,都明白保护耕地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达成,而是需要具体的实际抓手。如今农村呈现新气象,农业生产连年大丰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业现代化的大展拳脚,科技这一“工具箱”的打开,意义可谓重大。放在耕地保护的领域来说,科技助阵同样是秉轴持钧的关键。对于此,湖南深以为然:自2020年起,湖南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动态监测耕地的占补平衡情况,监测数据月调度、季小结、年总结。在卫星的“眼睛”下,占用、破坏耕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已是无处遁形。从浩瀚星空到田间地头,两者在物理空间上的距离从万里到咫尺,从而达到了对耕地的实际保护作用。这样的生动案例,本身就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耕地是“饭碗田”,更是“希望田”,对它的保护,需要打出科技加法治的“组合拳”。耕地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命根子”,但客观来说,耕地是否被占用、被占用了多少,仅靠人力监测远远不够。正是因为有科技这一重要手段的利用,才能通过法治的力量为保护耕地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两者的相辅相成,方能让粮食安全站立在沃土之中。

因地制宜是粮食生长的朴素道理,而科技先行则是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个理念在耕地保护上,早已经落实成一次次的“湖南行动”。为进一步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耕地的“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目前全省已开始在长株潭地区,试点实施铁塔视频等实时监测手段;在株洲市天元区,当地通过在各类土壤类型上建立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不仅保护了耕地,还培肥了土壤……从理念倡导到具体执行,湖南用一个个科技手段一以贯之地推动着耕地保护进入到纵深领域,也正是因为人力与技术双管齐下,不少地区实现了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保护的有机统一。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这样的生动局面,还将在湖湘大地上持续地产生。

以科技之笔,书写湖南耕地保护新答卷。据国家统计局的权威调查数据,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3074.4万吨,折合614.9亿斤,创近6年新高。全年湖南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4.5%的粮食,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出“湖南力量”。耕地守住了,产业兴旺了,大家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科技必将有所作为,也定将大有作为。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