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助推乡村振兴

2022-02-17 08:31:24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余俊丽] [责编:刘茜]
字体:【

余俊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文明乡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面向基层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培育主流价值、活跃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的战略举措,湖南先后已有22个县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应做到三个聚焦。

聚焦思想政治引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凝聚群众的作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属性的公共空间,应将其建设成为学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

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开通理论宣讲“直通车”,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和农家院落;创新理论宣传形式,转换理论宣讲话语体系,用“乡音”传“党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制定村规民约、自治条例、开展道德榜样评选,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精神文明工作机构、道德评议组织机构、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议事会组织机构,推进移风易俗,破除人情攀比、奢侈浪费、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培育道德文明新风尚。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和城乡居民自治中,融入具体生产生活中,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和老教师、乡贤等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凝聚民心的精神纽带,成为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的精神土壤。

聚焦乡村文化建设,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文化人的作用

应充分发挥湖南文源深、文脉广的优势,彰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价值功能,助推我省乡村文化振兴。

挖掘农耕文化底蕴。以农耕文化为主要代表的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是农耕文明重要发源地,湖湘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应传承耕读传世、孝悌仁爱、敦亲睦邻、笃实诚信、守望相助等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将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内容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

打造地域文化特色。湖南地域文化独特、民族风情多样、乡村景观丰富、人文气息厚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利用好这些特色优势,保护好村镇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深挖村镇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有条件的县市可打造“一村一历史故事、一镇一文化品牌”工程。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湖南是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沃土,可通过举办红色故事会、传唱红色歌曲、组织红色亲子游、开展红色教育研学等活动,深化人们对红色文化的价值共鸣;依托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激发群众的奋斗精神。

聚焦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群众的作用

开展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要活动形式。应聚焦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群众的功能。

建立县、乡、村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可组织和引导志愿者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有条件的乡镇、行政村可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队伍主要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涉农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在职人员,以及乡土文化人才、律师、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

创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群众身边的理论宣讲、红色教育、科技科普、文化服务等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文明实践服务。

精准对接群众服务需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组织志愿服务团队制定志愿工作流程和服务清单,面向群众开展“流动式”上门服务。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