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考试负担,回归教育初衷

2021-11-29 10:04:1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宋鹏伟]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宋鹏伟

必要的考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然而一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次数频繁,甚至按照考试名次排座位,给学生“贴标签”,造成考试功能异化、学生考试负担较重的现象。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坚决扭转“唯分数论”,提升育人质量,11月23日,山西太原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11月25日 《太原晚报》)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孩子的作业负担减轻了,课外辅导培训负担也几乎全部卸下。与之相对应的是,家长的焦虑并未缓解,很多人反倒担心孩子玩的时间太多会落后,希望老师能多布置些作业。

这就是教育改革落地最大的难点——家长不愿减、不敢减,所以孩子身上的重担很难卸下——自我加压,谁也管不住。爱是无限的,期待就是无限的。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家长的出发点无可厚非,因此人人不敢懈怠,希望通过自己的赋能和助力,让自家娃能够在竞争中不落下风。

其实,家长们心里也清楚,分数不等于能力,考试能力不能决定未来发展。这一点,现在如此,在未来“学历贬值”的背景下,恐怕更是如此。但未来是不确定的,当下却是可以抓住的,只要能增加一丝胜算,就不能坐以待毙。更何况,素质教育说起来好,可要真的落实下去,却比应试难得多。就像人人都知道身体是第一位的,但很少有家长能做到让孩子放学后再进行体育锻炼一样,知易行难。

这其中,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不可小觑。不断地考试、排名,无不提醒着你家孩子在竞争中的位次,尤其是对于排名靠后的孩子而言,更像是一次次警告和羞辱——再这样下去,危险了!不焦虑和从众,几乎是不可能的,家长总要做点什么,最直接的选择就是给孩子施压——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的双重加压。

学习结果当然需要反馈,知不足才能补短板,这是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问题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他们才刚开始培养学习兴趣和养成学习习惯,当分数和名次成了定义他们的主要标签,当提高分数成了他们的主要目标任务,既对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也容易让他们厌学。似乎知识不重要,只有战胜他人的分数才是苦学的唯一目的。孩子各有不同,考题和分数却是看似公平的“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显然不科学。

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战胜别人,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教育失焦的结果是集体焦虑,单个家长又很难挣脱。因此,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度化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诚然,要想真正改变现状,还需要从评价体系上进行系统化改革,但也不能否认,全社会需要做的正是呵护孩子成长,而不是过于急功近利,一入学就将压力倾泻到他们稚嫩的肩膀上,让他们失去无限可能。因此,义务教育阶段控制考试次数和不公布分数、排名,其实是拨乱反正之举——不人为制造和强化焦虑,让学习回归本来面目,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无疑是正确的方向。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