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宣传部主办,永州市委、市政府承办的“百年党史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日前在永州召开。湖南日报摘要刊发与会专家学者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 辛向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内涵丰富、系统完备、逻辑严密,而且具有理性光辉、人格魅力等鲜明特色,特别是善于运用大众化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用“三失”说明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状况和严重程度。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针对“三失”,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极端重要性: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第二,用“三感”说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追求的复杂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感”告诉我们,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内容丰富:第一,人民群众需要的内涵和领域不断扩大,从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向多样化需要扩展。第二,人民群众的需要日益增长,这种增长不仅是需要内容的扩展,而且是需要质量的提升。第三,美好生活不仅意味着满足人民的客观需求,还要注意人民的主观感受。
第三,用“三性”阐明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改革“三性”就是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个论断最早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0多次谈到这个问题。改革“三性”告诉我们: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单兵突进的改革,而是顶层设计的改革;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要注重改革举措的时间上的整体性,注意改革举措的负面问题,任何一项政策出台,不管初衷多么好,都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实际执行同政策初衷的差别,考虑同其他政策是不是有叠加效应,以此不断提高政策水平。
沿着李达足迹,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人民出版社总编辑 辛广伟
李达是我党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独特而巨大的贡献。他的所为与精神在今天依然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迪。
一、李达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化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开拓性贡献
首先,李达是马克思主义读本的最早译者之一。1918年秋至1920年夏,李达在日本翻译的三本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读物,即《唯物史观解说》《社会问题总览》《马克思经济学说》,是我国学者最早翻译的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之一。第二,他创办和主编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第三,他创办了党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的创立是党的出版事业的开端。第四,他是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他起草制定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计划,并以通告的形式刊发在《新青年》杂志第9卷第5号上,列出了计划出版的49种图书书目。第五,他最早明确提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论题。1923年,他在《马克思学说与中国》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已经由介绍的时期进到实行的时期了,因此,必须认真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的问题。这是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发端。第六,他最早创作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著作。《现代社会学》出版于1926年,是中国人最早的一部联系中国革命实际系统论述唯物史观的专著。《社会学大纲》出版于1937年5月,毛泽东评价该书“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二、李达的实践探索对今天传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然有启示
1.勇于开创,矢志不渝。李达在中国共产党内最早从事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他矢志不渝传播马克思主义。即使是在面临生命危险之时,他也仍然不改初衷。我们要学习李达的这一精神,以坚定的信念、不断的创新来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普及。
2.循序渐进,符合规律。在建党前后,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知之甚少。李达首先把精力放在翻译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方面,之后,又组织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再之后,结合中国实际,他又撰写或出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书籍。李达的这些做法是非常符合传播规律的,对于我们今天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有本领,有才干。李达涉猎广泛、学识渊博,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大家。今天,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就要学习李达,熟悉传播规律,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原院长 刘建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没有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繁荣兴盛,就不可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和全面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化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不断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过程中,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定力与理论自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辛鸣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百年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保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定力和理论自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我们决不把马克思主义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反对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字里行间去找什么九鼎之言;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已经明确批判的东西当成所谓“创新”重新捡了起来。只有真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把握大局,辨明是非、认清方向,不仅洞察中国社会目前怎样发展和向何处发展,而且洞察将来怎样发展和向何处发展,从而信心百倍地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落脚点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真正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一定要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风格,要能为开辟中国道路、解决中国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与思想保障。离开中国的实际,离开中国的实践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不能变成只是拿在手上的箭,连说“好箭”就是不发射。好箭要用来打靶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拿“马克思主义”这个“矢”来射中国这个“的”,解决中国问题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化”,要化为理论、化为信仰、化为武器、化为实践。在革命建设时期,我们“化”出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化”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理论武装转化为中国共产党人为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为准则,转化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活动。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的好学生,就要站在巨人的肩上奋勇前进,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龚云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同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回答不同的理论主题。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所以它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因为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改变了,迫切的直接行动的任务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
根据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和不同的理论主题,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过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进行了三次结合,形成了三个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第一个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和巩固政权,理论主题是为什么革命、怎样进行革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次飞跃,解决了中国这样的农民占人口多数的东方大国如何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解决了中国人民政治独立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中共十八大召开。这一阶段中心任务是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理论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二次飞跃,解决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富起来,解决了中国人民经济独立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从中共十八大召开到现在。这一阶段中心任务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主题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解决中国人民精神独立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时代新矛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当代中国实际、中华文明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飞跃。
百年党史视野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 郑承军
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外事外交工作。中共一大就有共产国际派出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加,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纵观百年党史,中国为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主权跟西方霸权主义的斗争较量,始终是中国建党百年以来外事工作的主题之一。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就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当今世界局势严峻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更加直指底线。就国内形势而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就外部环境而言,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至今仍存在挑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将长期共存。我们一谈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总是强调中国的发展具有和平性、不称霸、不扩张,强调合作性与共同性。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正确的,但还有一点不能遗忘,那就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也是有底线的,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方案,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第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中国乃至世界意味着什么
对中国来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利于在变局中引领方向,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加速“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来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出了中国方案,为世界注入新的动力;捍卫了多边主义,维护了世界的多样性;从不想称王称霸,维护了国际公平正义;丰富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外交领域的最新成果。
第三、如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为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坚持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统一领导,需构建均衡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要秉承“亲诚惠容”理念,深化周边关系,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切实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共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论中国共产党党史观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王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毋庸置疑,树立正确党史观,对于更好学习、总结党的历史,更好传承、发扬党的成功经验,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史观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党史观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史观,具有突出的政治性和鲜明的科学性。实事求是、全面辩证、党史姓党、人民主体的政治标准和科学原则共同构成了其科学内涵。其中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党史观的血脉精髓,全面辩证是中国共产党人党史观的科学本质,党史姓党是中国共产党人党史观的政治灵魂,人民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党史观的价值本色。
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党史观的价值意蕴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为树立正确党史观提供了根本依循和价值指向。树立正确党史观以明理,有利于明晰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依旧风华正茂的历史逻辑之理,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跨越百年历史征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历史密码。树立正确党史观以崇德,有利于更好传承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之中的红色基因,弘扬党的伟大精神,推崇共产党人党性大德。树立正确党史观以增信,有利于充分发挥百年党史铸魂育人团结奋斗的思想引领作用。树立正确党史观以力行,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汲取前进力量,从党的历史中启迪智慧、坚定信念、鼓舞斗志。
三、树立正确党史观的根本原则
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正确党史观不会自觉长入人们的头脑。树立正确党史观,一是要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既要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党的历史,又要善于运用学术精神、学科规范,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二是要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既要充分发挥百年党史作为观察和记录中国共产党以往历史活动的宝贵史料价值,又要充分利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党史研究。三是要坚持阶段性与整体性相统一,在把握住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主线、基调的基础上,以“大历史观”的宏大视野观照百年党史进程。四是坚持价值性与事实性相统一,既要高度重视党史事件和党史评价的事实性依据,又要注意凸显党的宗旨,彰显党的意志。
李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及现实启示
李达故居管理处副主任 陈汝财
李达是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和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拓荒者。毛泽东为回答王明等人“山沟沟里怎么能出马克思主义”的疑问,曾生动地说“山沟里出马克思主义”“零陵出马克思主义”。
一、李达为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共创建时期,李达同志是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主要召集者和组织者之一。一大会议通过的第一个党纲和第一个决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标志性的成果。李达明确将“以革命的军队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联合第三国际”等条款写入党纲,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
二、李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多学科的开拓性努力,有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李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概括起来就是: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改造中国社会,首先就要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运用一切机会宣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乃至潇湘文化的滋养,是李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渊源。
李达不同时期在多学科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为我党解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问题提供了理论素材和思想资源。
(本版供稿:永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责编:欧小雷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