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荣
11月1日至11日0时30分,2020年天猫“双11”实时成交额突破3723亿元;11月1日至11日0时9分,京东“双11”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000亿元;11月1日至11日1时,苏宁易购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72%;超2600个海外新品牌首次亮相天猫,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万款外国“好物”入驻京东……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双十一”,消费者“剁手”的热情依然如火。
迅速增长的数字背后,满满的“购物车”,是中国新消费的奇迹。各大电商平台亮眼的成交额数据,让全球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劲脉搏。
“买它,买它,买它……”。今年“双十一”,分分钟刷新的销售纪录,令人眼亮,让人们对中国这个超大市场、超级消费、超级引擎有了新认识,也对如何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速畅通“内循环”有了新思考。在这个世界级的流量洪峰里,每秒订单处理数创纪录,以中国技术创新打造的坚实底座,为数字经济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基于网络数字技术的新业态新模式,支撑了新型消费逆势快速发展。
疫情后半场,中国经济发展势头正盛,势头强劲的“双十一”成为最鲜活的证明。中国经济先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复苏,中国在“双十一”用大写的“V”型“手势”,展现了中国市场活力和消费强劲复苏的态势。“双十一”像是一次供需能量的集中展示与释放,成为中国经济爬坡过坎、开辟新天地的侧影。
今年“双十一”来得比以往早。超前预售、直播轰炸,在一片叫卖声中,各个平台、商家更早布局、更快抢跑,一个“双十一”恨不得“掰”成两次过。
如今,“双十一”,已经从单一平台的“打折日”到“全民响应”的“消费日”,“双十一”早已从消费者“备选项”变为“必选项”。不断刷新上扬的销售数据、不断拉长变厚的消费清单显示,似乎没人愿意错过这场“流量盛宴”。
不断跳动的成交数字,持续刷新的销售战绩,及时送达的快递包裹,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辛苦打拼的犒赏。不论是加班加点的电商人,飞奔在路上的快递小哥,还是冲上热搜的“尾款人”,熬夜拼单的“剁手党”,迈向“十四五”,幸福奔小康的路上,我们都是参与人、见证者。
消费是整个经济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既是生产的目的也是生产的动力。“双十一”庞大的消费体量、升级的消费结构,背后是更多人民享用到“发展蛋糕”、靠双手追求幸福生活。无论是深山中声情并茂为“家乡宝藏”带货的新农民,还是都市里呼朋唤友拼单抢货的主妇……他们都见证着中国经济社会的点滴动能,见证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与底气,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劲脉搏。
责编:周泽中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