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颂歌》,唱出脱贫攻坚的时代旋律

2020-11-09 20:3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谢伟峰] [责编:周泽中]
字体:【

谢伟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表达人民的心声。6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偌大的歌剧院内,近2000名观众屏息以待。大幕拉开,一幅从深度贫困奔向共同富裕的中国乡村巨变图景,徐徐展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一个小村的精准扶贫故事,浓缩为一部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此前在湖南公演六场,场场满座,演出门票在网上“秒光”,一票难求。

文艺创作之所以被称为精神粮食,是因为他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提炼了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念,并能给当下以启迪,给未来以昭示。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广大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并记录着那些脱贫攻坚战中涌现的人物和故事。这是使命,更是职责。全国脱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展演10月17日在京开幕,包括《大地颂歌》在内的67部舞台艺术作品纷纷与观众见面。在脱贫攻坚这场全民参与的伟大实践中,文艺工作者同样是身在其中的“普通一兵”——他们紧扣时代脉搏,以不负时代的责任感,推出众多有温度更有力度的文艺作品。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脱贫攻坚战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需要集中优势兵力补齐短板、尽锐出战。至于“怎么补”“如何打”,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时间需要忠实的记录者。《大地颂歌》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这一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为艺术创作切入点,颂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定位、扶贫共建的历史意义、扶贫干部的牺牲精神和共产党人的伟大情怀。脱贫攻坚要让更多的中国人过上好日子,它的一步一履,都牵动着亿万人心。这样“当惊世界殊”的中国壮举,给予文艺创作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大地颂歌》用自己的方式为时代树碑、为奋斗立传。这样“举重若轻”,更能让我们所推崇的价值观念有了更加绵长又厚重的生命力。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大地颂歌》把角度对准了最普通的老百姓,借由舞台说出了他们的心声。“支教的目的,是为了不再支教。”“要告别往昔,就要拼上全力,凿向那贫穷,争一口气。”“扶贫简单输血是不行的,关键是造血。”……舞台之上,一句句肺腑台词,触动内心深处的柔软。脱贫攻坚最显著的效果,不仅是生活的提升,更是心灵的自由与解放。《大地颂歌》把他们的声音放大,就此唱出脱贫攻坚的时代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脱贫攻坚的画面篇章永远值得大书特书。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的奇迹。最新数字显示,全国贫困县只剩52个,绝对贫困人口去年底仅有55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而《大地颂歌》的“主场地”十八洞村,更是早在2017年2月就宣布退出贫困村。如今,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长到2019年的14668元。越是胜利在前,越是梦想可期,越需要发挥文艺塑魂铸魂的重要作用。在《大地颂歌》艺术演绎和舞台映射之中,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责编:周泽中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