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导向” 科学规划“十四五”

2020-11-05 23:3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石建辉] [责编:潘华]
字体:【

石建辉

科学谋划湖南财政“十四五”规划,应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问题导向切入、以目标导向发力、以结果导向落脚,体现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担当,为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贡献坚实的财政力量。

一、坚持问题导向,直面财政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

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有效的市场”。持续支持政府简政放权,建立财政资金管理“负面清单”,加大退出竞争性领域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市场主体。打造“有为的政府”。财政政策要有进有退、有保有压,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发挥逆周期调节和稳定器作用,保重点、补短板、安民生、增福祉。

妥善处理省与县市的关系。深入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根据责任划分,调整优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释放县域经济活力。加强预算管理和优化转移支付。以“零基预算”理念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推动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建设,夯实市县财政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妥善处理“保当前”与“谋长远”的关系。保当前,就是要贯彻落实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谋长远,就是要做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畅通“双循环”,为“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二、坚持目标导向,加快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更加聚焦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一目标,持续推进四项工作。

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继续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要加强跨年度预算平衡、预算标准化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财政审计协同联动等机制。继续推进财政法治建设。严肃财经纪律,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继续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以信息化驱动预算管理现代化。

持续规范市县财政运行。“郡县治,天下安”。县级财政行稳致远关系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压实市县政府责任,坚决划定并严格守住财政管理“六条红线”,完善健全财政工作“四项机制”,保障市县财政健康平稳运行。

持续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坚持化解债务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加力做好“控增量、化存量、防风险、推转型、开前门”五篇文章,牢牢守住“隐性债务不新增、三保资金不断链、重大风险事件不发生”底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持续加强财政队伍建设。在提升素质和创新机制两个方面下功夫,通过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分类考核、优化梯队提升队伍素质;通过完善引才、纳才机制,构建财政人才储备库;全面推进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三、坚持结果导向,围绕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落实五项重点任务,着力支持五大升级,抓产业、强实体、谋创新,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支持规划理念升级。要以党的政治建设引领规划编制;以“计天下利、理百姓财”的格局谋划财政规划;要按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将“俭朴、务实、担当”的品格融入规划编制中;要将财政、金融、货币及有关调控政策在规划实施中综合考虑、协同推进。

支持科技创新升级。建立科技创新的财政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杠杆作用和激励作用。投入规模上,要保持只增不减的发展态势;管理机制上,抓好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落实落地;资源协同上,通过财税政策引导,实现政产学研的同频共振;投入方式上,要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支持模式。

支持全面开放升级。针对湖南特点优势,充分履行财政职能,对标“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要求,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非经贸博览会、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等重点,推动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明确财政支持方向,重点用于支持公共服务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抢抓机遇,支持培育数字经济、线上经济、独角兽企业。完善财政分配方式,更多采用竞争性立项、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提高产业资金安排的有效性。优化财政投入模式,积极探索PPP、REITs基金、专项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应用。

支持民生改善升级。以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聚焦“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百姓。支持就业优先,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筑牢社会保障网,支持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加强社保基金运行管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巩固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减贫防贫长效机制,支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税收等调控手段,打好调控“组合拳”。

(作者系湖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编:潘华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