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拂晓
教育是民生之首,教育是强国之基。《求是》杂志提出思政课是一门关键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祖国未来的强大、中华民族的复兴寄托在了青少年身上,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愿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人才,思政课作用不可或缺。
理论教育是关键。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内在规律,在初始应筑牢思想根基,要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热爱祖国、对党忠诚,从小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改革创新是动力。创新才是驱动力,创新才有吸引力。要想学生喜欢思政课,并爱上思政课。要在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的前提下多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前提下多提高思政课的趣味性;在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前提下多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创新课堂教学,在心新课堂中感染学生,赢得学生。
队伍建设是保障。“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领路人,是让学生成长成才的园艺师。办好思政课,建设好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师选择要政治牢固不要信仰缺失,要让政治强、守规矩、有信仰的教师去传递政治信仰;要大格不要窄视野,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具备国际性、长远性、全面性;要新思维不要老套路,新时代要创新课堂教学,用新方法去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营造氛围是基础。要实现全社会办好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目标。全党全社会要提高思想认识,把思想政治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来抓,要建立专门队伍,健全相关制度,形成良好氛围。凝聚共识统筹推进思政课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