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积极推进新闻舆论工作

2020-08-27 08:5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玮娜]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刘玮娜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统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立场与发展思想,彰显了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与责任担当。

“以人民为中心”也须贯穿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始终。在新闻实践中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脉搏,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以人民为中心,完善新闻舆论引导机制

完善新闻舆论引导机制,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影响力、引导力、传播力与公信力,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新闻舆论工作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广大人民愿望、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才能发挥正确引导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舆论内容要向人民群众聚焦。当前,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使媒介格局、舆论生成模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舆论环境变得纷繁复杂,各类媒体更要注重把好内容生产关,大力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全方位报道人民群众的奋斗历程、凝聚全民族前进力量。

积极占领各舆论场域,坚持“以人民为焦点”的工作导向。当今世界,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公共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和舆论争夺战的主阵地,如何通过有效引导构筑“暖人心、聚民意”的绿色舆论生态是一个重大课题。为此,应打破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定势,树立融媒体思维:针对思想多元、需求多样的受众,实行不同媒介形态的分众化、差异化传播;在各舆论场域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倾听人民呼声、为人民解难题办实事;深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对接,打造全媒体矩阵,发挥舆论引导的叠合效应。

加快健全新闻舆论监督体系,坚持“以人民为落点”的行为准则。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与使命,应进一步健全舆论监督机制,让舆论监督成为汇聚民意、传达民情的有效渠道,成为传播向上向善力量、营造社会共信氛围、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发展的有力手段。

以人民为中心,建构话语传播体系

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建构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传播体系,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

搭建多元化话语主体模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格局。融媒体发展大背景下,国家是话语传播第一主体,肩负着倡导与引领话语传播的重任;社会、公民两大话语主体弥补了第一主体单向度供给的不足,运用大众化、特色化话语表达进行协同配合——三大主体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合作共赢、均衡发展。

创新多模态亲民话语方式,坚持“以人民为根基”的创作原则。人民是话语生成者、传播者与接收者,既要调动人民创作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坚持“以人民为根基”的创作原则。为此,新闻话语应侧重“大众化”表达,善于化抽象为具象、化繁冗为简洁、化模糊为明晰,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化手法增强传播话语的真实感与可信度;要着力打造带有中国印记而又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表述,增强话语传播的亲和力、提升话语权。

创造多样化话语叙事样本,坚持“以人民为核心概念”的传播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各项伟大革命实践都蕴含着鲜明的“人民性”,“人民”也应该是统摄整个话语传播体系的核心概念。我们要传播的不仅是新闻产品,更是附着在新闻产品之上的人本理念。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扎根人民生活、扎根基层实际,为人民沉下心、俯下身,从群众中汲取养分、智慧和力量,才能创作出有温度有质感、真正属于人民的传播力作。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