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漫谈制止“餐饮浪费”之④
欧阳金雨
各地采取不同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餐饮浪费,其中一些办法可圈可点、颇见成效,但也有一些举措引发舆论争议,如“称体重点餐”、按人数推行“N-1”点餐、将适量点餐纳入服务员月度考核,班级剩饭超标取消学生奖学金评选等。这些举措,表面上光鲜,背后都有形式主义的影子。
从严从实从细制止餐饮浪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大事。将好事办好、大事办成,一方面要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日积月累的成绩、积小胜为全胜,另一方面,要高度警惕形式主义这一“大敌”。
形式主义的东西,玩的是花招、“假把式”,结果会与良好的初衷相悖。比如,称体重点餐,倡导的是节食减肥,如果推而广之、覆盖到每一个就餐者,就显得滑稽可笑;同样,推行“N-1”点餐,也难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哗众取宠之嫌:试想,如果是一人就餐,是不是就不能点菜了?再比如,倡导适量点餐,服务员有告之、提醒之责,但具体怎样点、点多少,决定权仍在顾客手里,若是服务员错位受罚,显然难以令人心服口服。至于人均超标则取消学生奖学金评选资格的做法,简直就是连坐式惩戒,谈何公平?诸如此类的“花式”举措,或有“蹭热点”“娱乐化”之嫌,或是对严肃主题存在机械、片面理解,凡是种种,终究没有跳出“口号式”“运动式”形式主义的窠臼。
形式主义的特点,就是表面上轰轰烈烈,结果收效甚微;标准上严之又严,实际上毫无操作性。当前制止餐饮浪费各地各有各的招,但归根结底,人们希望施行的是高招、实招,希望看到的是高招背后的高效、实招背后的实效。制止餐饮浪费若是浮于表面,光做面子工程,而不在乎实际效果,不仅不可能长久,还会激发人们的抵触情绪。
过往的经历可以带来借鉴。在酒桌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国,各地治理酒驾的成效可谓显著。一方面,醉驾入刑带来强大震慑力;另一方面,各部门联合执法,不定期的开展查处行动,数年来对酒驾的治理日趋严格,都使得酒驾行为“无所遁形”。这提醒我们,一件事情要取得高效实效,重在找准路子,重在长期坚持。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消除与制止餐饮浪费有关的形式主义,首先需要源头治理,即思考这类形式主义大行其道的根源何在。与此同时,找准路子、形成合力、常抓不懈就能取得实效、长效。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