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于思,多方合力稳就业

2020-07-28 18:50:5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赵泽琴] [责编:印奕帆]
字体:【

赵泽琴

就业是头号民心工程。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遭遇名副其实的“史上最难就业季”。企业生产经营一度按下“暂停键”,用人岗位空前缩减,就业总量压力倍增。为应对疫情给高校毕业生产生的影响,湖南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部署,出台稳企稳岗稳就业10条、做好稳就业16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0条,及时启动公务员招录、国有企业和教师招聘。政府和高校积极搭建“互联网+就业”平台,以“云”招聘精准发力,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千万网络招聘会,学生坐在家里也能找工作。

可以说,面对疫情大考,因为有政府、企业和高校多方合力,才能让高校毕业生在风云激荡的2020年里“艰难生存”。行成于思,在应对疫情带来的生存挑战之余,我们更应该深思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就业领域的痼疾--稳就业,不仅要输血,还要造血。

学用一致,转变人才招聘理念。许多企业不仅运营模式缺乏科学性,人才招聘理念也存在误区。人才市场上一些用人单位对招聘人才的学历和要求普遍“走高”,人才任用掉入“人才高消费”怪圈,这种招聘理念导致毕业生被迫提升学历,不就业、慢就业现象逐渐显现。但归根结底,人才高消费会导致高能低就,高层次人才并不能尽情发挥其创造能力,并给大中专学历求职者造成沉重就业压力,使相当一部分大中专学历人才资源闲置浪费。企业需要调整人才消费结构,不同层次人才有机搭配,提供相匹配的人才岗位,对口分层次地有序地引导人才择业,使不同层次人才学用一致 , 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作用。

产教一体,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部分高校设置专业求大求全,不顾社会、市场需求开发新专业,导致大学专业与市场、产业脱节,高校苦心费力培养出来的都是社会不需要的人,极大浪费社会、教育资源。我们应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所言,我们可以借鉴德国、丹麦等一些欧洲国家高校结合产业发展来培养人才的方式,国内的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高校已经在推进改革步伐,并裁撤了一批不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高校要建立起内省和评价机制,把大学的专业跟社会需求对接起来,产教一体,实现高等教育工作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

学研一流,树立正确就业观。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状态不均衡。很多学生一心想进大城市,不愿意到基层就业,一旦遇不到好岗位时甚至选择“等等再看”“不急于就业”。而这些学生的个人能力往往与市场、工作要求不符,一味的放弃和等待会导致慢就业、不就业、待业和无业,就业压力逐渐积攒。作为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处于一个“断奶期”,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环境适应能力都比较弱,也缺乏完整的职业规划,毕业生应该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理性分析自身优劣势,与其执拗地四处碰壁,不如踏实着手提升专业化水平,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树立科学正确就业观,主动调整择业节奏,明确职业规划,先就业、再择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拓展见识,为实现自身华丽蜕变积蓄充足能量。

不管是应对疫情,还是就业难的问题,各方主体都需要积极转变心态、理念,调整培养模式,实现稳就业、保就业。不仅要向市场输血,还要造血、造优质血。唯有此,才能让高校毕业生在新时代市场化环境下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