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战略定力 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
湖南日报评论员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讨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传递出中国将面对疫情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的重大信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是不可或缺的指标。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也给生态环保工作带来不少困难。战“疫”进入常态化阶段后,习近平总书记为“双统筹”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举旗定向:“无论再遇到什么困难,经济发展也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保持战略定力,源于高度政治自觉。抗击疫情期间,省委、省政府接连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湘江保护和治理等作出部署与安排。4月2日,省委召开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会2020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污染防治攻坚战脚步不慢、要求不松、标准不降,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的涨落荣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兴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萦绕于心、谋划于胸。这些年来,湖南以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为引领,立规矩、划红线,以壮士断腕的手段铁腕治江,163公里长江岸线变过去的“灰蒙蒙”为如今的“绿油油”,目光所及,生机盎然。湖南用扎实行动,担负起“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湖南责任。
“绿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色。2019年年底,三一能源装备园、绿地滨江科创园正式在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奠基。它见证着261家冶炼、化工企业全部关停后的老工业区,开启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转型发展新征程。7年多来,湖南以湘江为突破口,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通过堵源头、治沉疴、畅河道、调结构、建制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湘江流域一个个污染负荷高、历史欠账多的重点区域“脱胎换骨”。
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也是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沟渠、塘坝清淤疏浚,禁养区全面退养,非法砂石码头全面关停,核心区上百万株欧美黑杨全部“清零”,下塞湖1.8万多米矮围全部拆除,湖区矮围网围应拆尽拆……随着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不断深入,湖区经济正迎来新一轮华丽转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长卷正徐徐铺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并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可以同享。这些年来,湘潭竹埠港、株洲清水塘等的经验证明,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把“底子”打好,把“战场”清扫好,就能为蹚出一条符合湖南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打下基础。同时,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本身蕴含着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正逐渐呈现出清晰的“微笑曲线”。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近日,我省首次启动生态环境领域的小额资助项目,鼓励社会公众积极有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从2013年至今,我省已发展400名绿色卫士环保志愿者,履行“监督、守望、传播、记录、民间河长”多重职责。社会、企业和公众的有序参与,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战,必须坚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更大决心、更强信心、更有力举措,认真做好生态环保这篇“大文章”。
责编:夏博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