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懿
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人社服务快办行动的号角已经吹响,实现目标任务,兑现对群众的承诺,关键在实干。要行动起来,才能“简烦除苛”,促进经济更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5月19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简政放权是惠民政策的精髓,各地都在让其持续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人社服务越来越接地气,群众不断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曾几何时,一些“奇葩证明”让人汗颜,证明“我妈不是我妈”“我就是我”等,有的甚至要跑好几天。便民、利民是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从2013年开始,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瘦身运动”,让人民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分享更多的红利,各级人社服务也行动起来,努力构建联动机制,让上面放到位、基层接得住,实现权能匹配、权责对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要想提速、简办、快办或打包办,都需要坚实的保障制度和清晰的办理流程,让群众在办理大厅一看就清楚、明白。现在很多事项在网上直接办,这些都需要管理人员增强服务意识,让流程深入办事群众的心窝窝。据悉,曾经一个简单的房产过户登记手续,原来要几天才能完成的,而现在基本到政务大厅,只要资料齐全,估计一个小时左右就能搞定。可见,要实现这些“快办”的目标,只要上下联动,抓紧、抓细抓落实,勇于担当,就能真正服好务。
打好事项办理“组合拳”,需各级部门以群众满意度为依归,统一协调、做好保障,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促进政策落地。唯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简政放权“添砖加瓦”、掷地有声,为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