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不垮”揭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密码

2020-03-23 21:32:1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辉]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朱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掷地有声的话语,揭示了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密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还在继续,又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必须深入挖掘“压不垮”精神的深刻内涵,使其成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的精神支撑。

“压不垮”,揭示文化深处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格

文化是历史形成的,历史是造就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本因素。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发展道路,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在这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中,锻造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价值追求,沉淀出“志之所向,无坚不入”的民族意志,其要义就是主张“精神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强调人的坚韧和能动性,表现出一种永不屈服的抗争,激发了中华儿女强大而顽强的生命力。从夸父逐日到后羿射日,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我们的祖先从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顾,与灾难作斗争已经熔铸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面对纷争不断的世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中华民族的心胸和气度,是中华文明的使命与担当,它不仅缔造了辉煌的过去,也为明天积蓄了跋涉向前的深厚能量。

“压不垮”,揭示血脉深处流淌的家国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小家”和“大国”休戚与共,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历经数千年演变而赓续至今的中华文明,其史书万卷,字里行间皆有“家国”;其薪火传承,宏图大志尽显“情怀”。无论是“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优良传统,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无论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博大胸怀,还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赴义;无论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迈誓言,还是“位卑未敢忘忧国”质朴情感……古圣先贤的家国大义穿越时空,浸润情感和心灵,深刻内化为中华民族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人格基因。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再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彰显了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广博胸襟,展现了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的宏大抱负,成为家国情怀的当代映射。

“压不垮”,揭示家国同构的制度设计

古老的中国自迈入商周时代,就已经形成比较稳固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进而成为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孝忠合一”亦逐渐演变为“家国同构”的观念形态。在儒家的思想结构中,礼乐教化为其根本,而礼乐教化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宗族认同来培育政治认同,这种以内制外、以德化民的做法便适时转化为中华文明的治国经典。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即表达了“家”与“国”在内部机理上具有同质性,强调家庭秩序是国家秩序的前提和保障。随着“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的认识深化与延续,更是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情推己及人、由家及国,上升为关心社会、报效国家的伦理要求和责任担当,倡导国家认同、社会共识、家庭自律和民众追求有机结合,其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正是因为有广大人民群众在心理结构和价值诉求高度一致基础上的给力支持。

“压不垮”,揭示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

为世界谋大同,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从“计口授田”到“同耕同食”,从“计利当计天下利”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从“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到“内外兼修、兼济天下”,从“一花独放不是春”到“四海之内皆兄弟”,均摒弃了自我中心主义,推崇不同价值体系的融合发展,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兼容并蓄与和合之道。从“自由、平等、博爱”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到“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弘扬公平正义、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一面鲜明旗帜。从“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从“文明交流互鉴”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这些理念主张,展现了一个大国领袖自信、坦诚、担当的姿态。中国在做好自己的抗疫的同时,倡导国际合作,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正体现了一种兼济天下的情怀。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压不垮”早已从生存意识升华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国家意志,沉淀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集体人格,且将以其锲而不舍的敦厚底色、驰而不息的生命活力,为我们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开启更加灿烂的中华文明新纪元提供强大支撑。(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