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湾区湘商为重点 实现湖南与粤港澳大湾区有效对接

2019-09-28 10:19:3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郭丹] [责编:欧小雷]
字体:【

以湾区湘商为重点

实现湖南与粤港澳大湾区有效对接

郭丹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顺利推进,为泛珠省份加快发展带来了大好机会。当前,湖北、广西、贵州、江西等湖南周边省份都在积极谋划、部署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湖南应如何把握机遇,有效利用大湾区高端产业、创新资源、开放市场的辐射带动,承接更多的合作项目、吸纳更多的生产要素、营建更优的营商环境、释放更强的协同创新动能?笔者认为,湾区湘商是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之一。

——把湾区湘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目标。

湾区湘商“湖南人”和“湾区人”的双重身份、湘商与湖南之间的不舍乡情,是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人脉资源。

据统计,目前广东省湖南商会有会员企业近8000家,涉及电子电器、通信等30多个行业,会员企业资产总额超过3000亿元。在港澳的湘籍企业家也很多,而且实力比较强。走出湖南的湾区湘商是湖南与大湾区对接的稀缺资源,因此,将湾区湘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目标,充分利用他们在大湾区打下的基础和创造的平台,能够打通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快捷通道,扩大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增量。全省上下应尽快制定对接机制,建立湾区湘商资源库,打造招湘商、引湘资的强大磁场。

——把湾区湘商作为优化环境的重要参谋。

营商环境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制胜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湖南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规模和质量。

而湾区湘商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的利益诉求,对于湖南在这方面的差别、障碍、壁垒以及下一步应该努力的方向,可谓体验真切、感受深刻、需求明确,理应具有话语权。作为“当事人”,他们的建议具有很强针对性和操作性,对于改善湖南对接大湾区营商环境具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应充分征求、吸收、采纳其建设性意见,紧紧围绕他们在两地转换中的体验经验、难点痛点与期望诉求,有的放矢地改善营商环境,为扩大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

——把湾区湘商作为示范带动的重要力量。

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应为全方位对接,要有宏大视野和远大目标。要通过湾区湘商的示范带动,吸引更多企业与湘合作、共同发展。

以深圳市湖南商会为例,其会员结构非常多元,不仅包含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湖南籍企业家,还吸引了与在深湘籍企业合作的贵州、四川、湖北、江西、广东等地的企业家,是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极强的大型朋友圈。聚焦湾区湘商,既能激发湘商的“归巢”效应,还能产生以商招商、抱团建设的牵引效应。借助湘商的示范带头、宣传发动和“龙头”作用,可以吸引更多企业与湘合作发展、更多产业链在湖南延伸和拉长。我省各级政府部门要主动为大湾区来湘发展企业提供信息指导、权益保障、投资促进、风险预警、项目对接、融资支持等方面服务,最大限度促进省内企业与湾区湘企、湾区湘企朋友圈企业对接合作,合作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把湾区湘商作为创新协同的重要引擎。

对接不是亦步亦趋,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湖南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不是充当湾区“腾笼换鸟”的低端产业二手市场,关键是要在对接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强化自己的优势、站稳自己的阵地,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下借力发展、借智转型、拓展空间、开放崛起。

走出湖南的湾区湘商,不仅具备这样的广阔视野、发展之力、转型之智,更怀揣兴湘、强湘、振湘的强烈愿望,是湖南深层次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动力引擎。因此,我们要在顶层设计中充分吸收湾区湘商的前沿理念、高新技术和成功经验,从大湾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实际出发,推动大湾区的新兴产业、成熟资本、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与湖南本土的资源禀赋、传统优势、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平台政策不断融合,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提高开放合作的水平,让湖南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中抢占先机、加快发展。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焦点图